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特定的生产方式: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禁用或限制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添加剂等生产资料及其它有害于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物质,并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特征:(一)强调产品出自最佳生态环境。绿色食品生产从原料产地的生态环境入手,通过对原料产地及其周围的生态环境因子严格监测,判定其是否具备生产绿色食品的基础条件。(二)对产品实行全程质量控制。绿色食品生产实施"从土地到餐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产前环节的环境监测和原料检测;产中环节具体生产、加工操作规程的落实,以及产后环节产品质量、卫生指标、包装、保鲜、运输、储藏、销售控制,确保绿色食品的整体产品质量,并提高整个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三)对产品依法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标志是一个质量证明商标,属知识产权范畴,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保护。补充:绿色食品有统一绿色食品标志,AA级标志图形采用白底绿标绿字,防伪标签底色为蓝色,产品编号尾数为2;A级图形和字体采用绿底白标,防伪标签底色为绿色,产品编号尾数为1,该标志作为质量证明的商标,受到法律保护。共同点:1、目标一致。都要求产品无公害、无污染,包括产地环境和周边环境不能存在污染源,空气、水和土壤需保持洁净,生产技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2、全程控制。都注重生产、收获、加工、贮藏及运输等过程的管理。3、需要认证。都是经质量认证的安全农产品。4、实行标识管理。使用的标志图形都是由国家指定的相应机构统一制作和提供。不同点:1、生产加工依据的标准不同。2、内在品质要求不同。(目标定位方面的差异)无公害食品既要有优质农产品的营养品质,又要有健康安全的环境品质。绿色食品的特征是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有机食品的标准比绿色食品高,被人称为“纯而又纯”的食品,它从基地到生产,从加工至上市都有着严格的要求。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绿色食品——提高生产水平,满足更高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机食品——保持良好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3、管理方式不同。三种食品有不同的组织认证部门。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侧重对影响产品质量因素的控制,有机食品侧重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控制。生产有机食品比生产其他食品难度要大,需要建立全新的生产体系和监控体系。4、标识不同。有机食品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认证机构其标识不相同。绿色食品标识是唯一的。无公害食品的标识在不同的认证机构有不同的标识。5、认证机构不同。(P186)我国绿色食品发展状况:2010年是绿色食品事业创立20周年,全国绿色食品继续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全年新发展绿色食品企业2526家,产品6437个,分别比2009年同期增长6.4%和3.9%。全国累计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企业总数为6391家,产品总数为16748个,分别比2009年同期增长5.1%和4.4%。绿色食品产品抽检合格率为99.2%,产品质量保持稳定可靠。绿色食品粮油、蔬菜、水果、茶叶、畜禽、水产等主要产品产量占全国同类产品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目前,在绿色食品产品结构中,农林及加工产品占65%,畜禽产品占8.9%,水产品占4.7%,饮料产品占12.8%,其它类产品占8.6%。在绿色食品企业中,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239家,省级龙头企业有1194家。另外,还有88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绿色食品认证。2010年,绿色食品产品国内年销售额2823.8亿元,出口额23.1亿美元。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面积达到2.4亿亩。2010年,全国已有340个单位(1个地市州、262个县、44个农场)创建了479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面积1亿多亩,总产量6547万吨,基地带动农户1686万个农户,对接龙头企业1256家,每年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在8.4亿元以上。西部发展绿色食品的优势:气候资源:西部跨亚热带、温带两个气候带地貌多样生态多样;野生资源丰富环境污染相对较轻劳动力成本低市场展望1、世界贸易组织最近发布的调研结果表明,有机与绿色食品市场的预测比较乐观,具有极佳的发展前景。预计今后若干年内,有机与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