窃读记林海音林海音(1918—2001),原名林含英,小名英子,原籍台湾苗栗县。父母曾东渡日本经商。生于日本大阪,不久即返台,因父亲不甘在日寇铁蹄下生活,举家迁居北京,林海音即在北京长大,1948年回到故乡台湾。曾任記者、編辑、后从事文艺创作。她的创作丰富,代表作有散文集《两地》《芸窗夜读》;短篇小说集《城南旧事》《烛心》;长篇小说《春风》《晓云》;广播剧集《薇薇的周记》等。《城南旧事》电影剧照英子和爸爸“窃读记”中的“窃”是什么意思?1、偷2、偷偷地3、谦指自己与这个意思相同的“窃”的词语还有哪些?窃听、窃喜窃笑、窃窃私语“窃读记”中的“记”是什么意思?本文以“记叙”为主,属于叙事散文。文中的“我”即作者本人。•课文记叙了“我”因买不起书而偷偷躲在书店里读书的事情。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自己“窃读”的情景?你喜欢哪一处“窃读”的描写,简单说说你的理由。“这种窃读的滋味!”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你体会过类似的滋味吗?通过阅读这篇文章,你看到一位怎样的小女孩?你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吃饭长大:指的是身体的物质需求•读书长大:指精神的成长,心灵的成长。•精神哺育的是身体,而书籍哺育的是灵魂,一个知识与智慧不断增长的人,才是健康成长的人。•书籍是巨大的力量。——列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读书”格言•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放悔读书迟。----颜真卿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巩固·复习•看解释写词语1、形容汗不断地流下。2、指众人都在注视监督。3、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起。4、顾不得睡觉,忘记吃饭;形容非常专心努力。5、全副精神高度集中。6、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7、肚子饿得发出类似车轮滚动的声音。汗涔涔众目睽睽煞有介事废寝忘食全神贯注若无其事饥肠辘辘巩固·复习•判断下列句子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我像一个被捉到的小偷,羞惭而尴尬,涨红了脸。2、不是一回了?那口气对我还算是宽容的,仿佛我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3、一页,两页,我如饥饿的瘦狼,贪婪地吞读下去,我很快乐,也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4、当智慧之田丰收,而胃袋求救的时候,我便从口袋里掏出花生米来救急。√×√×巩固·复习•判断下列句子是否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5、每次从书店出来,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脑子被书中的人物所扰,踉踉跄跄,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6、可是明天走过几家书店却看不见那本书时,像在手中正看得起劲的书被人抢去一样。7、我低着头走出去,黑色多皱的布裙被风吹开来,像一把支不开的破伞,可是我浑身都松快了。×√×让书香陪伴我们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