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材分析:《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赞美了古埃及劳动人民杰出的智慧。整篇文章共6个自然段,分成四部分,条理清楚,语言平实,描写细致。其中第二部分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历史形成过程及其外观和结构特点是全文的重点内容。教学目标:1.走进文本,咀嚼文字,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以及说明方法的妙用。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懂得尊重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教学重难点深入语言文字,体会作者是如何将金字塔工程雄伟、精巧的特点写具体生动的。教学准备:学生:收集埃及金字塔的资料;教师: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说明文——“埃及的金字塔”(生读课题)2.先来复习一下听写几个词语。来准备,记得提笔即练字。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宏伟精巧请跟大屏幕校对一下,对的举手,错的在边上订正一下。一起读一下你能用上其中的一个或两个词介绍一下埃及的金字塔吗?(评价:这样说突出了金字塔的高大。这样一说,我们都感觉到了金字塔的名气很大呢!)3.课文中也有这样一句话:“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打开课本,找到这句话,读一下。这是一句——(过渡句),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从这句话中我们知道课文的前面部分写了金字塔的——(板书:宏伟精巧)后面部分写了金字塔的——(板书:构建科学)二、精读课文,感悟金字塔的“宏伟,精巧”1.作者是怎样将金字塔的“宏伟、精巧”这些特点介绍清楚的呢?默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作者怎样将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介绍清楚的,划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出示默读要求)2.交流:谁来读读你划出的语句?请选择一句谈谈你的体会。感受金字塔宏伟:★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的摩天大厦。预设一学生说到“146米多、40层”这种说明方法叫——板书列数字“146米多”、“40层”究竟有多高?你们上课的教学楼有四层,高度大约是14米,那么146米多需要多少幢教学楼叠起来?出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10幢教学楼的叠加,那是多么蔚为壮观的场面,谁来读一下?1(评:听出来了,真的很高,我们需要仰视它。好像还不够高,才30层,谁再来试试?)这里作者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金字塔的塔身之高,除了列数字,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预设二学生说到“摩天大厦”能形容一下你对摩天大厦的感受吗?这里把金字塔和——高楼大厦——作比较(板书)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作者把金字塔和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就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金字塔高大宏伟,谁来读出这种感受?除了作比较,看看这里还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尤其是在空旷的茫茫沙漠之中,屹立着这样一个建筑,那是怎样的高大宏伟啊!我们一起读过渡:除了这一句用了两个数字,还用了很多数字,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出示有红的数字)这些数字是由生命的,它的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能选择一两个数字谈谈你的感受吗?★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者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建造金字塔所用的巨石之多,巨石之重。)①230万块,每块重2.5吨,算一算,总共有多重?知道一头大象有多重吗?一块石头相当于一头成年大象的重量,看来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啊,而是一块真正的“巨石”(点红)。就由你来读这一句。②既然这里的数据已经能说明巨石之多,巨石之重,为什么还要写后面一句,不重复啰嗦吗?大家再读读,谁来说说?(绕地球一周,可有40000多千米呢。算一算:如果让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石块,大约要运多少次?)③是呀,这样一补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巨石的多和重。建造胡夫金字塔需要这么多这么重的巨石,可见,这的确是一项浩大宏伟的工程。读句子。☆“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