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科学快乐游戏镇江扬中市丰裕中心幼儿园蒋晓健内容摘要: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周围变化万千的世界充满了兴趣。《指南》颁布以来,我们遵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核心理念,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科学的特色环境,以游戏精神融汇于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真正做到教师有品质地“生活中教”和幼儿有收获地“游戏中学”。关键词:创设科学环境、探究科学游戏化、挖掘教育资源正文: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对周围变化万千的世界充满了兴趣,因此,早期教育必然要以为幼儿奠定良好的科学素养为落脚点。科学活动给孩子以体验,给生命以活力;科学活动给孩子一个发现,一种观察,一份收获;科学活动散发出它独有的魅力,瞬间让平淡无奇变得生动有趣。《指南》颁布以来我们遵循“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核心理念,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创设科学的特色环境,以游戏精神融汇于幼儿的科学探索活动中,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真正做到教师有品质地“生活中教”和幼儿有收获地“游戏中学”。一、创设科学特色环境,营造游戏乐园。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指出:“怎样的环境刺激,就会得到怎样的印象。”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打造一个想看、能看、乐于看;想玩、能玩、乐于玩;想说、能说、乐于说;想摸、能摸、乐于摸,能满足幼儿发展需要的环境空间。1.温馨轻松的心理环境《指南》中提到:“真诚地接纳、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幼儿的探究行为。”“容忍幼儿因探究而弄脏、弄乱、甚至破坏物品的行为,引导幼儿在活动后做好收拾整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给每个孩子提供大胆展现自我的机会使幼儿在接纳、被肯定的积极向上的喜悦中,大胆地去尝试、去创新,在科学的海洋中尽情徜徉。小班“手掌拓印”活动中,浩浩把两种颜色混在了一起,他发现颜料“变色”了,周围的小朋友看到了,有的好奇地跟着模仿,有的就报告了老师,说浩浩把颜料弄脏了。这个时候老师并没有批评浩浩,而是为了让幼儿明白其中的奥秘,给他们准备多种配色的操作材料,让幼儿共同动手参与,自己探究发现,以“变、变、变”的游戏方式开展了“好看的手帕”、“玻璃滚画”等系列活动,利用乒乓球、塑料积木等材料作为作画工具让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学习了三原色两两结合就能变成其它颜色的原理。2.回归自然的户外环境我们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墙面、角落等空间,巧妙构想、静心设计,在有限的空间里为幼儿创设自由快乐的探究场所。在幼儿园操场、游乐场旁边,由每个班级认养的树上贴上标签,上面详细地介绍树的名称、用途等,教师在组织孩子散步、游戏的时候随机就给孩子进行讲解;幼儿园的种植园地里,幼儿和植物共成长,让孩子们懂得了生命和成长的意义,培养了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这些活动都是因为环境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而引发的。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才可以发现大自然的秘密,并能主动地学习和探究。3.多元开放的室内环境幼儿园的活动室是幼儿进行一日活动的主要场所,活动室的探究环境创设更注重幼儿的参与性及主体性。它可以是科学探究活动之前的铺垫认知;也可以是活动过程的记录展示;还可以是活动成果的总结归纳,在这里一切都缘于幼儿的需要。在班级内我们还紧随幼儿探究需要、紧扣教学主线的“科学探索区”,使集体教学活动中无法顾及的个别指导得以实现,引导幼儿在自主游戏中探索发现学习成长。同时我们还为幼儿提供大量低结构、多样化的游戏材料,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操作欲望。二、探究科学游戏化,感受多彩生活。把游戏与科学教育内容相结合,让科学活动以游戏的方式存在,既体现对幼儿兴趣地尊重,又能够发挥出科学教育最大的发展效益。用游戏的方式来设计、组织科学活动,使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发挥创造的潜能,是当前科学教育的一个重要走向,也是我们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活动的重要形式。例如在《有趣的影子》《认识磁铁》等活动中,教师运用游戏的方法(如踩影子、小猫钓鱼),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游戏与科学活动相辅相成,既保证了科学教育目标的完成更为幼儿自主解决科学活动中的问题提供了一个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