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字看写字教学的问题及对策姓名:徐永性别:男学历:大专职称:小教高级电话:13956764616电子邮箱:1324877044@qq.com邮编:236621单位:太和县肖口镇贺寨小学通讯地址: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肖口镇贺寨小学[摘要]:汉字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载体,写好汉字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写字教学是加强学生情感、意志等良好心理品质培养以及身体机能训练的有效手段,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等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现在要加大力度规范和真正落实写字教学。[关键词]:写字教学、问题归纳、教学方法最近,我就小学生的字做了些调查研究。调查对象:低、中、高年级的学生;调查项目:写字簿。从这些作业的字中,我发现了许多共性的问题。不仅从中发现了写字教学的不足,也找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字的各个部分比例失调。这里又分以下几种情况:1、头重脚轻。上下、上中下结构的字最容易出现这种情况。2、左挤右。如“秤”字,左边的“禾”写得很大,右边的“干”被挤得小。3、左右两部分上下平齐,没有做到“比例适当、随字立形”。如“细”字,左边的“纟”应细长一些,右边的“田”应适当居中,但是将右边的“田”写得与左边的“纟”上下一般齐,字就显得臃肿了。二、左右、上下、上中下结构的字写得分了家。如将“歌”字写成了“哥”、“欠”两字。三、起笔不是地方,收笔不到位。这种毛病最普遍。细考究起来,几乎字字有。我认为,这是小学生(包括成年人)字之所以写得不规范的根本原因所在。四、基本笔画写得不规范。该直的不直,该弯的不弯,撇无锋,捺无脚,尤其是低中年级学生的捺,几乎都无“脚”,更不要说“一波三折了”。每一笔不规范,用它们组成的字当然就更谈不上规范了。五、把字写成纯方块形。因为这种字的每一笔都像火柴杆,所以有人称它为“火柴杆体”。这种字体在高年级的女生中间尤为流行。小学生由于受大脑、骨骼、肌肉发育的影响,运笔力度不够,方向把握不准,写出来的字难免带有童稚之气。但上述五种问题与这些因素关系不大,有的则毫无关系。也有人说,学生的字写得不好,是因为作业量太大,负担过重。应当说这是一个原因,但我认为不是根本原因。造成“头重脚轻”和“左挤右”的原因,主要是小孩子没有整体观念,没把握准各部分所占的比例。写着写着发现没有空了,快出格儿了,于是赶紧“收敛”。这样写出来的字怎么能不上大下小,左松右紧呢?起笔不是地方,收笔不到位(也有个别笔画越位的)以及基本笔画写得不规范,主要是指导不明确,要求不严格造成的。有些细枝末节,老师不指出来,别说小学生,就是大学生也未必看得出。比如“氵”,第二个点向外(左),第三笔的锋尖应对着第一个点的末端。类似这样的情况一般的学生是很难看出来的,所以多数学生都把两点一提写在一个竖线上了。高年级学生写“火柴杆体”的原因,主要是老师过分强调汉字是方块字,要横平竖直。用这种字体写出来的作业比较整齐,会博得多数老师的欢心,几经表扬,班级里就很容易“蔚然成风”。其实,横平竖直只是个笼统的说法,在楷书中,所有的横都是不平的,都是左低右高的。“火柴杆体”呆板、没有个性不说,更重要的是这种字体影响书写速度,对工作、学习带来不利。上述五个方面的毛病带有普遍性。怎么克服呢?下面谈几点意见?一、明确写字教学的重要性,提高老师的写字水平。写字是义务教育的基本训练之一,它不仅有实用性,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小语大纲对各年级的写字训练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要求,一定要认真落实。叶圣陶先生说:“惟有老师善读善写,乃能引导学生渐进入善读善写。”写字也是如此,惟老师善书,学生才能善书。汉字书法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有它自身的规律、原则、要求和方法,作为老师应当有些了解,并掌握一定书写技能(当然要求不能过高)。我认为,最重要的是:(1)知道字的基本结构规律。比如什么样的字“左让右”,什么样的字“上齐下不齐”,什么样的字“上宽下窄”,什么样的字要“平衡对称”,等等。比如“柏”字,书写时既要做到“左让右”,又要做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