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伤口护理操作标准VIP免费

伤口护理操作标准_第1页
1/2
伤口护理操作标准_第2页
2/2
伤口护理的操作标准项目操作步骤分值解释和注意点操作准备10%1.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2.准备用物:无菌盘、无菌治疗碗(内盛碘伏棉球、无菌纱布等)、无菌镊子2把、或一次性换药包、弯盘、一次性治疗巾、胶布、手套、所需的清洗液、敷料等55●目的:保持伤口清洁,预防、控制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评估伤口愈合过程。●根据伤口情况准备用物。操作程序80%1.核对医嘱。2.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的病情、意识、自理能力、合作程度。(2)了解伤口形成的原因及持续时间。(3)了解影响伤口愈合的全身因素(年龄、营养等)和局部因素(压力、湿度等)。3.将用物推至床旁,核对患者,告知换药的目的及配合事项。4.注意遮挡病人,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伤口下置治疗巾,治疗巾上放弯盘,并注意保暖。5.检查伤口敷料情况,戴薄膜手套松解敷料,取下放入弯盘,若敷料与创面粘连,应浸湿后轻柔除去,脱下薄膜手套,洗手。6.评估伤口情况,包括伤口的部位、气味、大小(长、宽、深)、潜行、组织形态、渗出液的量、颜色、感染情况及伤口周围皮肤或组织状况。根据伤口类型采取相应的方法。7.戴另一手套用碘伏棉球从上至下、从内至外消毒伤口(感染伤口则从外向内)。并且根据伤口情况处理伤口(如清洗、诊刮、修剪等)。8.以无菌敷料覆盖伤口(根据伤口情况选择敷料类型),胶布固定或酌情用绷带包扎,处理污物,脱下手套、洗手。9.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询问患者感受。10.整理用物,洗手,记录。412551012121055●尊重患者,态度和蔼,注意沟通,做好解释工作。●伤口完全暴露,烦躁或不能配合的患者需协助,以免患者移动污染无菌区或伤口。●动作熟练、轻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保持镊子头端低于尾部,每次更换1个棉球,消毒面积大于敷料面积;注意关注病人有无不适及止痛药效果。●最外层可用手直接接触敷料的外层盖上。包扎伤口时要保持良好血液循环,不可固定太紧,绷带包扎肢体时应从身体远端到近端,促进静脉回流,避免整圈固定。指导患者10%1.告知患者伤口周围皮肤或者缝线周围出现红、肿、热、痛或者有渗出时应及时告知医务人员。2.告知患者注意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潮湿时应当及时更换。3.平衡饮食,如不能摄入足够量的饮食要请医223永安市立医院2016年9月1生开营养补充剂。4.指导患者沐浴、翻身、咳嗽及活动时保护伤口的方法。3相关知识1.换药顺序:先清洁伤口,再污染伤口,最后感染伤口。2.不同伤口的处理:⑴正常伤口:术后2-3天换药1次,用碘伏棉球消毒伤口及皮肤后,覆盖敷料并固定,至拆线换药。⑵缝线反应:缝线未拆除时,针眼处稍红肿。一般术后2-3天发生为组织对缝线的反应,用70%乙醇湿敷。⑶针眼处脓肿:针眼周围红肿,直径一般不超过1cm,针眼处脓点或有脓液溢出,应用无菌针头刺破表皮,以干棉球拭去脓液,再消毒。必要时拆除此处缝线。⑷伤口感染:局部红肿范围大,有硬结,压痛明显,可用红外线照射。如已化脓可拆除部分缝线,分开切口引流。⑸有引流的缝合伤口:如渗血、渗液湿透外层敷料,应随时更换,以保持干燥。⑹愈合欠佳伤口:用蝶形胶布固定,以防开裂。3.影响伤口愈合的因素:⑴全身因素:年龄、营养、伴有其他慢性疾病、血液循环状态、生活习惯、心理因素、免疫系统状态、使用某些药物、神经系统受损、凝血功能障碍、放射性治疗。⑵局部因素:伤口的位置、大小、深度,伤口及周围是否承受过大的摩擦力、剪切力、压力,伤口基底情况(过度干燥、过多渗液),基底及周围皮肤组织过度水肿、感染,伤口有黑色结痂、坏死组织和异物。4.创面的鉴别:⑴生长良好的肉芽组织呈鲜红色,表面有细颗粒凸起,分泌物少,无水肿易出血。⑵生长不良的肉芽组织:水肿肉芽:色淡、水肿样,常高出周围皮肤,推之有浮动;慢性肉芽组织:常因创面过大,瘢痕过多,血液循环不良,特殊细菌感染等造成。5.拆线时间:(1)头、面、颈部术后3-5天;(2)胸、腹部术后6-7天;(3)四肢部位术后10-14天;(4)血循环良好、切口无张力、创缘对合好可提前1-2天;(5)伤口愈合不良,老年人或有合并症者(如恶性肿瘤、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伤口护理操作标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