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如何积极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性的一般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它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等的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化学教学过程尤为重要,而学生的思维活动总是由“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至关重要,问题的提出与解决过程是发展学生思维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例如:现有两只规格相同未贴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相同体积的浓硫酸和浓盐酸,请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区别开来。经过我的提示和学生的相互讨论,从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上得出了多种不同的方法,进而概括得出:1.利用浓硫酸和浓盐酸的物理性质不同区别(1)打开试剂瓶,有白雾形成的为浓盐酸,没有的则为浓硫酸。(2)打开试剂瓶,用扇闻法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为浓盐酸,反之为浓硫酸。(3)分别用手掂量两同体积的试剂瓶,较轻的为浓硫酸。(4)分别倒取两溶液少许,有粘稠感的为浓硫酸。(5)分别取等体积的两种溶液用天平称量,质量较大的为浓硫酸。(6)用密度计分别测量其密度,较大的为浓硫酸。(7)分别取等量的两溶液,用水稀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的为浓硫酸。(8)分别等量的两溶液露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质量变大的为浓硫酸,质量变小的为浓盐酸。(9)分别取样作潮湿气体的干燥剂,后接无水CuSO4的验证实验,若无水CuSO4不变色则原剂为浓硫酸,否则为浓盐酸。2.利用浓硫酸和浓盐酸的化学性质不同区别:(1)分别蘸取少量两液体于纸上或火柴棒上,先变黑或碳化的为浓硫酸。(2)取样稀释,分别加适量的可溶性钡盐,有白色沉淀生成的原试剂为浓硫酸。(3)取样稀释,分别加入少量的BaCO3或CaCO3固体,有持续气体放出且固体消失的原试剂为浓盐酸,先有气体放出后反应逐渐停止的原试剂为浓硫酸。(4)取样分别加入适量的铁片或铝片,出现钝化现象的为浓硫酸。(5)打开试剂瓶,用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上方,试纸变红的为浓盐酸。等等。只要将学生思维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学生就能够自己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从面提高学习思维能力。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开展问题教学,我们要努力在教学中“唤醒”学生在参与学习中的“问题意识”,具有探究心;“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能更好的发现问题;“启发”认知冲突,大力发掘创造潜能;“点拔”问题的关键处,使学生提出深层次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发现新问题,大胆提出问题;“引导”问题定向,在自主探究中分析、解决问题和拓展问题,更深刻地理解问题。总之,要使问题充满教学过程,不止于学生的头脑之中,积极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提高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