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喷泉第1节教学目标:1、懂得喷泉的种类。2、懂得喷泉的作用,3、学会制作小喷泉的制作方法。重点难点:喷泉的制作方法。教学准备:广口瓶2个;塑料管2根;橡皮泥;锥子等。教学过程:一、教学准备:课前准备广口瓶2个;塑料管2根;橡皮泥;锥子等。二、导入新课。三、介绍喷泉的种类和作用1、自制(人工制作的)2、自然四、指导学生制作1、在一个瓶盖上钻2个小孔;小孔的大小正好能分别插入2根塑料管;2、在小孔里分别插入2根塑料管;(见教材P2的中图)用橡皮泥密封插孔边缘;3、在2个广口瓶内到入清水,一瓶装满,另一瓶只装四分之一左右,将插有塑料管的瓶盖在装水较少的瓶口上,拧紧;4、把盖好的广口瓶倒过来,将瓶盖上的A管插入满水的广口瓶内,B管留在瓶外。五、学生欣赏小喷泉六、学生思考讨论:1、上面瓶中的水通过B管流出时,瓶内的气压有上面变化?2、下面瓶中的水管通过A管进入上面的瓶中,又说明什么?3、喷泉的形成与大气压有关系吗?4、在广口瓶中装入三分之二瓶清水,将两根清洁的塑料管并排插入水中,插入的深度相同,用橡皮泥密封插孔边缘。口含其中一根管子吹气,另一根塑料管会出现喷泉吗?七、教师讲评八、学生自学P4的广角镜九、本课小结。教学反思:12、测一测你的感觉——针刺反应第2节活动内容:针刺反应活动目标:通过针刺反应知道自己身体最灵敏的部位发布的地方.活动重点:针刺反应活动难点:找出自己敏感部位的发布。活动准备:回形针教学过程:活动引入:你和小伙伴玩过挠痒痒的游戏吗?你身体上哪儿最怕被人挠痒痒?做一做做实验:针刺反应(同桌互相实验)A.把回形针拉直弯成U形,并且使针尖并在一起。B.请一个同学闭上眼睛,用针头轻轻的碰触他的手掌,问他感觉到是一个还是两个针尖。C.将两个针尖分开一点,重复实验,知道对方感觉到有两个针尖。测量出这时两个针尖的距离。并且记录下来。D.换个部位进行以上4个步骤,并且记录实验情况。F.换角色实验。找出自己身体中最敏感的部位。想一想将自己的数据和同学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你的实验有误差吗?找出原因并且改进。三、课外思考:人除了身体可以感觉物体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感觉物体吗?2.测一测你的感觉——抓尺实验第3节活动内容:抓尺实验活动目标:通过抓尺实验测试人的听觉、视觉、触觉的灵敏度。重点难点:抓尺实验的过程。找出实验中的误差。活动准备:尺子教学过程:一、活动导入:人除了身体可以感觉物体外,还有什么别的方法感觉物体吗?2二、做一做:抓尺实验(同桌互相实验)A.取根直尺,让同学把手张开适当的距离,将尺子竖直放在他的虎口上方,并使尺子的零刻度线跟他的手齐平。B.突然双开尺子,看看同学抓住尺子的哪个部位(以食指上缘的读数为准)。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C.让同学闭上眼睛,你边发出“抓紧”的信号边松手,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D.让同学闭上眼睛,你边轻轻拍同学的肩膀边松手,然后记录下实验情况。E.换角色实验。二、想一想:1、你发现自己的听觉、视觉、触觉中,哪个感觉最灵敏?2、将自己的数据和同学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3、你的实验有误差吗?找出原因并且改进。三、广角镜----大脑3.纸盒烧水第4节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炊具有金属的也有非金属的;使学生学会用纸折纸盒;学会用纸盒烧水的。懂得用纸盒烧水的原因。重点难点:(1)用纸盒烧水的;(2)懂得用纸盒能烧水的原因。教学准备:挂历纸、胶水、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粗铁棒、棉线、细铁丝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用纸折纸盒(1)将挂历纸剪成大小适宜的正方形。画上折线。(2)沿折线向上翻折,并压出折痕。(3)用母指和中指将四个角对折捏紧,使四边立起来。(4)把四个尖角向盒边弯折,并用胶水粘牢,晾干。三、用纸盒烧水的指导在三脚架上放上石棉网将做好的纸盒放在石棉网上,往盒内倒大半盒水,用酒精灯对准纸盒底部加热。盒里的水慢慢的烧开了。但纸盒并没有烧坏。四、学生通过观察讨论:纸盒没有烧坏,其中的奥秘是什么?五、议一议:(1)小强做的用纸盒烧水的实验没有成功,他的操作步骤如图所示(见教材P13上图),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什么?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