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1人格障碍的五种类型一、依赖性人格障碍读者朋友,我们在上一期讨论了“人格障碍”问题,从这一期开始,我们陆续向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人格障碍,本期介绍的是“依赖性人格障碍”。依赖性人格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格障碍,它是一切人格障碍的基础和雏形。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主要成因是,童年早期的依赖需求没有得到足够的满足,从而导致成年期的心理固着在“口欲期”,以至于使一个人的“心理哺乳期”不断延长,[中华励志网]有的人甚至处于“终生心理哺乳”状态。依赖性的人常常被别人称之为“长不大”、“幼稚”等。依赖性人格的最明显特征,就是对于别人情感和物质资源的饥饿和贪婪。存在着依赖性人格障碍的人,以“吞噬”别人的情感、判断、决定为生。所以,他们的情感、自尊、自信是完全受制于人的,别人的情感和判断,决定着这些人的喜怒哀乐。他们常常乞求别人为自己做决定,但是,又不愿意为自己的决定承担后果。所以,他们对于自己所依赖的人,抱着一种既感恩、又不满的矛盾态度。——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2由于依赖性人格者的心理资源有限,所以只能一味地为自己着想,表现得就特别自私,他们很难表现出对别人的感激和爱。依赖性人格者在人际关系方面表现大母神比较幼稚,最明显特征,是与别人缺少“界限”感。显得似乎是一见如故,实际上是本能地通过“套近乎”,来获得新的更多的“依赖源”。这种类型的男人,很容易激发起母性较足的女人的感动。反过来也如此。但是,随着关系的发展,就越来越象一家人甚至达到彼此不分的程度。这时候,很多人把这样的感情视为“伟大的爱情”。其实,本质上是一种“共生依赖”状态。潜藏着很多危机。二、边缘性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心理障碍。是一种十分严重的心理障碍,也可以说是一种最难治疗的心理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的表现是多样性的、跳跃性的和不稳定的。可以表现为焦虑、抑郁、恐惧,也可以有“过敏性幻觉”和“过敏性关系妄想”。表现为前者,就常常被诊断为“焦虑症”、“抑郁症”或者“恐惧症”等各种类型的神经症;表现为后者,会被一些粗心的医生诊断为“精神病”。最典型的是不同的医生,做出——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3不同的诊断,因而,患者会带着一大堆诊断来就诊。诊断的混乱一方面是医生粗心的结果,更常见的原因是因为患者情感和表现的不稳定,一时一个样。我参加过一个德国专家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会诊,三个医生就有三个诊断、三种看法。边缘性人格障碍的情绪是极不稳定的,非常缺少安全感和恒定性,也导致和别人的关系忽冷忽热,总是在最好和最坏两个极端跳跃,所以,难以和别人形成持久、稳固的人际关系。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原因,在于童年遭受到情绪极不稳定的父母的影响,导致人格的部分分裂,无法将好与坏两极融合,无法对世界产生统一和综合的观念。从而,对于世界缺少安全感,形成绝对好和绝对坏的期待,而这两者都不是现实的,只好在这两极震荡——形成一种极其不稳定的人格。治疗上,幻觉妄想明显的,需要少量药物配合治疗;自我功能较差的,可以进行支持性的心理治疗;一部分自我功能比较强、承受力较好的,可以考虑进行长程精神分析治疗,但是,治疗将是非常艰难的。三、偏执型人格障碍偏执型人格障碍的特征是,对于挫折与拒绝过分过敏;容易长久地记仇,即——文章来源网,仅供分享学习参考4不肯原谅侮辱、伤害或轻视;猜疑,以及将体验歪曲的一种普遍倾向,即把他人无意的或友好的行为误解为敌意或轻蔑;与现实环境不相称的好斗及顽固地维护个人的权利;极易猜疑,毫无根据地怀疑配偶或性伴侣的忠诚;将自己看得过分重要的倾向,表现为持续的“自我援引”态度;将与病人直接有关的事件以及世间的形形色色都解释为“阴谋”的无根据的先占观念。诊断偏执型人格,必须注意排除妄想性障碍和精神分裂症。从心理发育的角度讲,偏执型人格障碍者的人格,有比较高的幼稚度。常常喜欢使用“投射心理机制”——即自己是怎么想的、就认为别人是怎么想的,自己是怎样感觉的、就把感觉当作现实,也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