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课教案课 题1.3 美的类型使用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音响、课本课前准备对于课文中晦涩难懂的部分,查找相应的的资料。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根据课本,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辨别素朴与华丽的概念及表现。2、学生能够根据课本的学习,辨别优美与壮美的概念及表现。3、学生能够根据课本的学习,掌握崇高与滑稽的内涵及表现。教学重点辨别优美与壮美的概念及表现。教学难点表明崇高与滑稽的内涵及表现思政点鼓舞学生发现不同的美,热爱生活。更新、补充删节内容用不同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板书设计一、初发芙蓉与错彩镂金1、素朴与华丽的概念及表现2、素朴与华丽的审美意义二、杏花春雨江南与白马秋风塞上1、优美与壮美的概念与表现2、优美与壮美的审美意义三、英雄史诗与平民小品1、崇高的内涵及表现2、滑稽的内涵及类型3、崇高与滑稽的审美意义作业布置1、对比否定性滑稽的特征,反省自己的言行,看看自身有没有某些否定性滑稽的印迹,想一想该如何与自己的丑行、愚行告辞,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教学后记主 要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老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复习与导入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提问:人类的审美意识是怎样形成的?回答:人类最初的审美意识,是在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过程中产生的;人类最早的审美体验,也产生于生产工具制造和使用的经验之中。老师提问:人类有审美意识,那么你们知道美的类型有哪些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二、新授美的事物按人的审美感受来分,有着各种类型。我国传统美学关于美的类型的概念主要有素朴与华丽、阳刚与阴柔等,西方美学关于美的类型的概念主要有优美与壮美、崇高与滑稽等。(一)初发芙蓉与错彩镂金1、素朴与华丽的概念及表现老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探究,思考:“出发芙蓉与错彩镂金,哪个更有趣?”学生沟通讨论得出:南朝文学评论家钟嵘在《诗品》里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采镂金。”意思是,谢灵运的诗如刚出水的荷花般清丽,颜延之的诗雕绘修饰,辞藻绚烂。我国传统美学常用“初发芙蓉”与“错彩镂金”两个词语形象地概括素朴与华丽两种不同类型的美。所谓素朴,就是指事物未经任何斧凿修饰的原生态式的美。所谓华丽,则是一种色彩鲜亮强烈、夸饰铺张的美。素朴和华丽在艺术中有着充分而典型的表现。美学家宗白华在《中国美学史中重要问题的初步探究》中说:“楚国的图案、楚辞、汉赋、六朝骈文、颜延之诗、明清的瓷器,一直存在到今日的刺绣和京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