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轴》教学设计课题绝对值科目数学教学对象初一课时2课时教师彭国盛单位石柱县西沱初级中学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绝对值的表示法,会计算有理数的绝对值。2、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几何定义:理解绝对值非负的意义。3、能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来理解绝对值的代数定义:理解字母a的任意性。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读图分析,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绝对值的教学,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功能与价值。二、教学内容分析《绝对值》是七年级上册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数轴与相反数等基础内容,这为过度到本节课的学习起铺垫作用。绝对值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有理数的认识,还为以后学习比较两个负数大小,以及有理数的运算做好必要的准备,所以说本节内容在有理数这一节中,占据承上启下的位置。三、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了有理数的相反数,对相反数的理解不一定很深刻,有些知识遗忘,所以应系统讲解,还有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好动,更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上。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分七个教学环节:1、温故知新,激发兴趣。2、得出定义,揭示内涵。3、手脑并用,深入理解。4、启发诱导,初步运用。5、反馈矫正,注重参与。6、归纳小结,强化思想。7、布置作业,引导预习。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绝对值的概念。难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六、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温故知新,激发兴趣:提问:什么叫做相反数?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有什么共同特点吗?学生会积极回答第一个问题,但第二个问题学生可能难以准确回答。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幻灯片,引出课题2、得出定义,揭示内涵。利用幻灯片直接给出绝对值的几何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再回到第一张幻灯片提出的问题,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给出定义后学生讨论:定义里的数a可以表示什么样的数?生讨论通过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出:数a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3、手脑并用,深入理解:提问:如何由文字语言向数学符号语言的转化,即如何简单的标记绝对值,而不用汉字?在此不用提问学生,采取自问自答形式给出绝对值的记法。就学生的回答情况给出评价,如“很好,很规范,老师相信你,你一定行”等语言来激励学生,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并再次强调绝对值的定义。学生练习学生练习作答学生举一些实际的例子来发现规律,并总结规律。为进一步强化概念,在绝对值有了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请学生做练习,强化记忆。4、启发诱导,初步运用:有了绝对值的两个定义后,我安排了10道不同层次的判断题让学生思考。5、反馈矫正,注重参与:1)、绝对值是7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有没有绝对值是-2的数?2)、绝对值是0的数有几个?各是什么?3)、绝对值小于3的整数一共有多少个?6、归纳小结,强化思想:7、布置作业,引导预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果培养其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达到灵活运用,形成一定的能力。七、教学评价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来主动发现结论,实现师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认识到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素养和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八、板书设计1、绝对值的概念: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2、绝对值的表示:数a的绝对值表示为︱a︱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3、绝对值的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4、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例题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