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课同步测试2考查目标:检测反馈阶段学情,促进知识自我构建,梳理巩固能力内化。考查形式:检测训练不指导、不讨论、不抄袭考查流程:1.自主完成考查卷,时间为45分钟。2.先完成的同学教给老师提前批阅。3.根据自己完成的情况在互动环节加以改善。板块一1.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新鲜的血液中加入抗凝剂,经过一段时间后,血液分为上下两层。请帮小明分析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上层为血浆B.下层为血浆C.上层为血细胞D.血浆中有机物含量过少2.人患急性炎症时验血,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哪一成分增多?()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3.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普遍使用铁制炊具,是因为:()A.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吸收B.铁是骨和牙齿的重要成分C.铁是维生素的主要成分D.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4.炎热的夏天,王立同学面部长了一个疖子,疖子顶端出现了“脓头”。这个“脓头”主要是有什么构成的?()A.红细胞B.白细胞C.死亡的白细胞D.血细胞和死细胞5.血红蛋白的特性是时()①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②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③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④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李明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没能观察到血小板。对此现象的科学解释是()A.血小板没有颜色B.血小板数量较少C.血小板个体最小D.显微镜倍数太小7.做血液成分的分层实验时,为防止血液凝固,可采用的方法是()A.在血液中加入少量清水B.在血液中加入少量抗凝剂C.用玻璃棒不停的搅拌D.放置在温度较高的环境中8.大面积烧伤的病人,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而需要输血,此时最好输入()A.血浆B.红细胞C.白细胞D.全血9.血液属于()A.组织B.器官C.系统D.细胞10.血液是由和组成的。血细胞包括___、___和___。11.人从平原到高海拔地区,在最初的几天里,血液中的___数量会明显升高,这样可以有更多的_____与___结合,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12.血液分层后,会明显的分成两部分,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部分是___,其主要功能是运载_____,运输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____________。13.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尝试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从显微镜视野中可看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呈_______状,___色,不用染色就可以看到。个体较大的是____,数量____,只有经过染色才能看清。14.右图为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请分析回答:(1)图中数码①、②分别指的是血液中的___和___。若让你用显微镜观察,你会从哪些方面区分它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人体在某部位发生炎症时,图中哪种细胞可能会在短期内增多?答:[]____。(3)血友病患者受伤后流血不止,这主要与血液中[]___的数量过少有关。(4)当图中[]___数量过少时,会造成人体贫血;具有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___。总结反思:1、概念掌握(□我会,□我不会)基础过关(□我会,□我不会)发展提升(□我会,□我不会)2、我有下面的问题想与老师或组员交流:;板块二1.在人们手背上通常可以看到一条条“青筋”,这些“青筋”是()A.动脉B.静脉.毛细血管D.肌腱2.下列说法不符合动脉血管特点的是()A.管壁厚,弹性大B.管内血流速度快C.不断分支,管径由大变小D.运送血液回心脏3.中国古代医学典籍《内经》中提到:当刺破血管时,有的血管“刺之能射”,有的血管“不能射”。你认为这两种血管依次是()A.动脉、静脉B.静脉、动脉C.静脉、静脉D.动脉、动脉4.下列血管中管壁最厚、血流速度最快的是()A.下肢静脉B.上肢静脉C.毛细血管D.下肢动脉5.四肢的静脉血管内有静脉瓣,其作用是()A.推动血液前进B.防止血管塌陷C.防止血液倒流D.加大管壁弹性6.下列选项中,哪项不是毛细血管有利于人体内的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A.位于动脉与静脉之间B.管壁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C.血流速度慢D.数量多,分布广7.关于静脉的叙述错误的是()A.运送血液回心脏B.四肢静脉官腔内有静脉瓣C.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