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区第一次模拟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2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哽咽/咽喉提防/提纲挈领好为人师/好事多磨B.折本/折服切磋/切中时弊曲高和寡/曲径通幽C.开辟/精辟反省/不省人事怨声载道/载歌载舞D.抹布/抹杀巷道/街谈巷议退避三舍/舍本逐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朗颂揭晓矫揉造作坐收渔利B.精简诬告其貌不扬循章摘句C.抱负惯例事必躬亲出奇制胜D.赝品弹劾流言诽语得不偿失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工作中出现差错,有水平问题,也与是否有关,只要你稍微注意一下,事情也许不会弄得这么糟。②随着集成度的大幅度提高,微电缆的线宽越来越小,电阻也会提高。③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是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没有使群众受益,加重了群众的负担。A.经心相应不仅/反而B.精心相应不但/而且C.精心相对不仅/反而D.经心相对不但/而且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次巴金女儿再次明确表示反对设立文学奖项的形式纪念巴老,体现了巴老淡泊名利、不事张扬的良好家风的继承。B.他饰演一个英雄人物,观众被深深打动了,说这是我们的偶像。C.实际上除去奥体中心和一些训练基地外,十运会的很多场馆都设置在邻近居民的地段修建。D.我们处于信息时代,但信息越多,越需要辨别和审查,否则信息只能沦为负担或者垃圾。二.(18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趣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是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做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团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人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如果只就故事说,陈鸿的《长恨歌传》未必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或洪昇的《长生殿》,元稹的《会真记》未必不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兰姆(Lamb)的《莎氏乐府本事》未必不如莎士比亚的剧本。但是就文学价值说,《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都远非它们所根据的或脱胎的散文故事所可比拟,我们读诗,须在《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之中寻出《长恨歌传》、《会真记》和《莎氏乐府本事》之中所寻不出来的东西。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或者崔颢的《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里面也都有故事,但是这两段故事多么简单平凡!两首诗之所以为诗,井不在这两个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情趣,以及抓住这种简朴而隽永的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简朴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这两段故事你和我都会说,这两首诗却非你和我所做得出,虽然从表面看起来,它们是那么容易。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方下工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方的佳妙。对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就是所谓“趣味”。(选自《谈读诗和趣味的培养》)5.下列对“小说中的诗”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A.小说中故事以外的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B.小说中的诗就像是花架撑持住的一团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