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水乡歌(第一课时)一、教材简析:本单元由《水乡歌》《云房子》《夕阳真美》三篇文章组成,主要描绘的是自然的美,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本文是一首诗歌,歌颂了水乡的秀丽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抒发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诗有三个小节:第一小节写水多,说明水乡的自然资源丰富;第二小节写船多,表现水乡人民的勤劳;第三小节写歌多,说明水乡人民生活的幸福。诗歌抓住绿水清波、白帆如云的特点,给读者勾勒出一幅鲜明、形象、秀美的水乡风光图。篇末点睛之笔又使人如闻劳动的愉快歌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幸福。诗歌每一小节的开头都采用问答的形式,回环复沓,琅琅上口。每一小节字数相等,句句押韵,故有鲜明的节奏感与和谐的韵律美。诗歌充分借鉴了江南民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是一篇训练朗诵的好材料。课文配有描绘水乡风貌的插图,可指导学生观察,帮助学生进入诗歌的境界。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会读生字“荡、清、船、帆、飘、湖、装、箩、咱、新”,学习新偏旁“风”和“衣”,重点写好“飘”、“帆”。2.能结合图片和生活实际,理解“渠、驳、白帆片片”的意思,关注并积累课文中的词语。能力目标:1.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掌握方法识记生字中的形声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问号表达的语气,感知诗歌大意,初步感受诗歌语言的优美3.写字时强调习惯和姿势,力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4.仿照课文中的句式练习说话。情感目标:能借助课文插图,通过朗读和想象体会诗句所描绘的水乡美景,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重点:1、学会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掌握方法识记生字中的形声字。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教学难点: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起学生共鸣,感受到水乡人民的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2、体会诗歌意境,仿照课文中的句式练习说话。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六、学情分析:1.在《识字1》中为我们勾勒了一幅金秋十月的水乡美景图,学生对水乡有了初步的了解。而这篇课文形式简单,节奏流畅,感情丰富,以问答的形式,突出了水乡水多船多歌多的特点,歌咏了水乡的秀美风光和幸福美好的生活。2.对于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中的孩子来说,如何让小朋友体会水乡的特点呢?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以读为主,用音乐渲染,用画面呈现。读贯穿始终,读中悟,悟中读,加强语言积累。还要拓展积累词语,加强朗读、识字、写字方法指导。七、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水乡吗?一、感知美1、前些时候,伏老师去水乡走了走,瞧,那里可真不错,老师想请大家一起到水乡游玩,好吗?让我们踏着歌声一起去水乡看看吧。(PPT播放图片)2、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最美是水乡!”水乡有小桥、流水、人家,有小船轻摇,绿影婆娑,一派古朴幽静。江南水乡像一颗璀璨的明珠,神奇,秀美,令人神往,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水乡。3、(出示课题)指名、齐读课题。(贴课题)4、课前大家预习了课文,我们在小组里检查一下,听清要求:请每组1、2、3号同学轮读课文,4号同学认真倾听,并进行评价。5、哪一小组愿意给大家读一读?(4号同学提醒)6、听大家读得这么认真,老师也想试一试,行吗?听完我的朗读,你觉得水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5、交流:(板书:水多、船多、歌多)二、品味美(一)水1、水乡真是与众不同,那么从哪里能看出水乡的水多呢?请大家自由的读课文的第一小节。2、汇报:千条渠万条河什么是“渠”(PPT出示渠)渠就是人工开凿的水道,渠里蓄满了水,庄稼就会喝得饱饱的。再读“渠”。有一个成语叫“水到渠成”就是说水流到的地方自然形成一条水道。真的是千条、万条吗?水渠、河流成千上万、纵横交错,你能读好它吗?还有谁想读?一个连一个(出示图)瞧,这就是一个连一个的池塘。谁来读?处处换词“到处”(出示图)指名读学习“荡”(出示)指名读,怎样记住这个字呢?“汤”意为混浊的水体、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