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濉溪县2016届九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濉溪县2016届九年级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1.(1)①百草丰茂;②病树前头万木春;③无案牍之劳形;④欲辨已忘言;⑤浅草才能没马蹄;⑥海内存知己;⑦君子好逑;⑧但愿人长久;(2)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1)xù畦廓(2)“新倔”“新掘”(3)用心,精心等(4)拟人3.(1)五行山沙悟净(2)动物寓言懂得分享,帮人就是帮己4.(1)示例:保护坏境,人人有责。(2)①纸巾使用后不可以回收,导致了资源浪费。②建立树立③可以从“不使用塑料袋;水要循环使用;自行车出行”等举事例,注意语言简洁。(3)要求:上方正中有“倡议书”字样,有称谓且顶格,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讲明倡议的原因、建议和决心,最后右下方先署名后日期。二、阅读理解(55分)【一】5.B6.示例:《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的海伦·凯勒,在沙丽文老师的引领下,阅读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书籍的力量使她克服了先天不足,勇敢学习探索,终有所成。(必须扣“文学作品能够更加坚定意志”来举例)7.比喻论证。把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比作是清泉的净化作用,形象生动地论证了“文学作品可以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的观点。8.不能。关联词用在这里有加强语气的强调作用。在文中更能突出所有类型的作品无一不具有多重解读的可能性,情感表达更强烈。删去则显得一般,突出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与严密性。9.示例:读了文章,我意识到阅读好的文学作品,可以愉悦我们的精神,能够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定,可以提升心理的平衡感,塑造对生命的崇尚与热爱。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多阅读,多学习,不断积累。完善自我,让自己的心灵充满正能量。(围绕文章内容来谈,表达流畅,言之有理即可)【二】10.示例:①怜悯病情(明白苦衷,给他安慰)②帮找花种③希望重生11.这里的“黯然”有沮丧、伤心之意。既为陈家老四年纪轻轻得了绝症而难过,也为他孤苦无依的母亲而黯然神伤。12.示例:“托”是指用手掌小心翼翼地捧着,这是对陈家老四的动作描写,通过描写他“托”花种的动作,表达了他对生命和美好事物发自内心的珍惜和喜爱,以及他得到花种后的欢喜之情。13.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答应婆婆,不辞辛劳准时来送菜;憨厚感恩:婆婆削苹果,推辞后接受,遇到我时“你婆婆是个好人”;孝顺关爱父母:身患绝症也不忘为母亲种下满院的鲜花;勇敢坚强:小小年纪踩三轮拉货,身患绝症未放弃希望。(意思对即可,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14.启示:要懂得珍惜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要热爱生活,不轻言放弃,充实度过每一天;要乐观面对挫折与困难,享受生活的快乐等。(要结合生活谈,意思对即可)【三】15.(1)门。(2)高兴的样子。(3)考虑,想到。(4)动词,睡觉。(5)形容水的澄澈。16.(1)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2)只是缺少像我们这样的两个闲人罢了。17.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月光”比喻成“积水”,把“竹柏影”比喻成“水中藻、荇”,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空明澄澈的特点。18.表达了作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或者:既有身世之悲,也有自我排遣之达观。)三、作文(55分)按照中考标准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