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式发展推进会领导讲话稿[精选5篇]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即[2010]9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兵团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兵团党委六届五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兵团大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举措。跨越式发展就是要实现兵团经济转型即转变屯垦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也是开始进行“二次改革”。我们面临许多深层次问题,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创新发展思路,实现兵团管理体制的转型,其中,正确认识兵团发展面临的障碍,是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首要问题。一、转变屯垦方式的难点(一)对“二次改革”准备不足“转变屯垦方式”是中央对兵团提出“二次改革”的任务。兵团第一次改革经过三十年,大都是在经济领域里的单项改革,主要解决落后的生产力和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投资拉动、外延扩张,追求经济增长,既强化行政节制统御,又想放开放活;即强调兵团的特殊性,又依赖国家解决公共产品短缺,既积极兼顾“四种职责”,又努力寻找与市场经济的结合点。壮大的屯垦戍边事业,结果虽有进步,但又始终找不到一条更好的科学屯垦戍边的道路。“十二五”时期兵团要启动第二次改革,这次改革已不同于第一次改革,第二次改革处于结构性矛盾突出、社会冲突常态化时期。这时利益主体多元化、民生诉求强烈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市场活动更加规范、更加开放,以人为本的要求更加突出,城市化建设更加快速,对国家公共财政支持的依赖度进一步提高。要求发展方式必须转变,行政管理职能必须转变,公共服务体系必须建立。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历史命题“转变屯垦方式”,进行社会领域的综合性改革,改革的任务更艰巨。实施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发展,重要是解决发展质量不高,社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要求普遍性进一步突出,屯垦戍边的内容和方式要全面深刻的创新。兵团二次改革面临的矛盾主要是结构性和发展方式问题。如管理体制的结构问题(行政与市场、事权与财权、屯垦与戍边、集权与分权的结构)、公共产品供给管理与自力更生进行市场经营的结构、社会结构和发展动力结构等。发展方式问题,如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外延扩张和消耗资源;主要依赖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主要依赖行政配置资源和封闭发展,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忽视社会的协调推进,忽视在开放中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缺少城镇发展载体和产业集聚园区的问题。为此中央提出兵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推动“三化”建设,提高维稳戍边能力等。二次改革的重点不同、目标不同、方式不同,只有通过二次改革,兵团才能“转变屯垦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二)对经济转型准备不足一是转变公共社会事务管理方式,建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二是转变经济运营方式,实现兵团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结合,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三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改善民生、兴建城镇、提升工业化水平和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按科学发展观和转变屯垦方式的要求,创新屯垦内涵和实现形式。兵团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首先就必须实现经济转型,在“市场化”和“公司”的创建和完善上突破,实现屯垦方式的转变。但我们面临着兵团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非一致性障碍。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更重要的是制度创新。尽管我们实行的是有行政调控的市场经济,但行政和市场也需要相对合理的区别。兵团“党政军企”的特殊体制造成了行政职能内在的不协调,政治捆绑经济,公共事务纠缠市场机制,“看得见的手”束缚了“看不见的手”,也造成了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作用面临着体制错位的问题,如公司制建立面临封闭的市场,产权主体不明,流动性和开放性不足,企业组织落后,自主经营管理权不到位等问题。(三)对实际情况认识不足对兵团实际情况的认识面临三个问题。其一是“四个没有”。1.没有完整的地区国民经济体系,小聚集大分散于全疆地州之中,点多、线长、面广、整体性差。2.没有完整的政府职能和经济调控手段,缺税收、工商、物价、质检等必要的政府职能。财力与事权不统一。3.没有资源掌控权,只有地面“耕作层”资源,没有地下资源。4.没有明确的法律地位,缺少行政执法权,但又必须管理辖区内的行政、司法和社会事务。其二是“三个惯性”。1.习惯于兵团内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