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北京地区高考语文作文复习模块一话题作文的审题A思维点睛话题作文自1999年起已经连续六年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特别是全国高考作文题。至2003年已经引起争议,因为2003年的话题“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确实难倒了不少考生,引起了不少非议。但是.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的命题形式确实已经载入了高考史册。话题作文,往往是“材料+话题”式,给一个材料,然后给一个话题范围。一般情况下,审题难度不大,如“诚信”“心灵的选择”都比较容易确定中心;但多维式话题、关系式话题,却难住了不少考生。话题作文怎样审题呢?可以作如下设问:①材料中的人物映射生活中的什么人、什么事?②材料的主题是什么?③这则材料想表现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④话题与材料是怎样的关系?⑤话题涉及到哪些内容?涉及到哪些关系?⑥在生活中、学习中、历史中有无类似的事例?B示例点化一、题目:(2004年全国工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①走你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丁)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波兰谚语)③应当耐心地听取他人的意见,认真考虑指责你的人是否有理。(达.芬奇)④相信一切人和怀疑一切人,其错误是一样的。(塞纳克)面对各种说法,有人想:我该相信谁的话呢?也有人想:还是相信自己最重要。请以“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分析:其材料共包括四句名人名言和谚语,应该说这一话题作文的设计思路和要求对近四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即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3年的“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是一种延续。所给材料和所引话题作为写作的导引,仍旧体现“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的“三自”原则。这个话题作文在审题上难度不大,材料契合学生生活实际,要求也切近学生平时的写作训练。话题表达平实,易于把握,这对学生准确、全面地审读和理解题意很有帮助。但同时也正是因为审题tg较容易,学生要写出有“亮点,,的文章就比较难。所以,这个话题的难易程度对写作水平一般的同学而言有利于他们正常发挥,对有写作才华的考生而言也有助于他们创新并脱颖而出。写作是有形的思维,思维是无形的作文。2004年的这个话题对启发学生思维的多角度思考及个性化表达有很好的导向作用,也是可出彩的地方。不仅话题本身体现了较强的思辨性,而且所给的四句名人名言和谚语也具有鲜明的哲理内涵,如“走路与问路”“相信与怀疑”均体现了这一点。面对外人言谈,我是相信别人还是相信自己?从话题我们可以知道,“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这个话题同时可以引发多种观点。第一,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有利于调整或提高自我;第二,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容易闭目塞听;第三,盲目听取别人的错误意见容易误人误己;第四,对别人的意见不必太在意,关键是要有自己的主见等等。可见在构思时一定要考虑“他人的意见与自己的看法”两方面来立意。尤其应注意,立论时不能片面、绝对,要辩证思考和说理。对于“相信自己”和“听取意见”.不能因为强调前者就全面否定后者,也不能因为强调后者就全面否定前者。考生可发表自己的见解,写出富有文采和哲理的议论文;也可以叙述自己的见闻,通过编故事来体现其中的哲理;甚至可以结合话题抒发自己的感受,表达自己的人生体悟。二、题目:(2004年全国Ⅱ高考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某网站‘'4220聊天室”有这样一段谈话。A:快乐的人生,也会有痛苦。有的人能直面挫折,化解痛苦;有的人却常常夸大挫折,放大痛苦。B:是呀.有的人能把不小心打破一个鸡蛋,放大成失去一个养鸡场的痛苦。C:考试失手,竞争失利,恋爱失败,亲友失和,面子失落,哪怕是其中的一点点,都是无法排解的痛苦啊!请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分析:这道题仍然沿用近年的命题形式,采用一段材料作为引子,要求学生以“遭遇挫折和放大痛苦”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与近几年高考作文给出材料、引出话题的方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