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八校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答案1.C(2分)2.到—道障—嶂纶—伦(3分)3.①山重水复疑无路②江入大荒流③海内存知己④天街小雨润如酥⑤大漠孤烟直⑥劝君更尽一杯酒⑦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⑧虽乘奔御风(每空1分,出现错别字则该句不得分,共8分)4.(1)②③①④(2分)(2)虎妞去世后,小福子成了祥子好好活下去的希望。小福子上吊自杀后,祥子所有的希望都破灭了。他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开始厌恶劳作,吃喝嫖赌,到处骗钱,最后沦为“城市垃圾”。(2分)5.B(2分)6.主语定语(2分)7.背景(2分)8.C(2分)9.B(2分)10.(1)月光下的庭院像积满了水一样清澈透明,(好像)水中还有水草交错摆动,其实是竹柏的影子(而已)。(2)不知道在海边的人也未必能钓到大鱼。(每句2分,译出重点字词1分,语句通顺1分。)11.不能(1分)。步是“散步”的意思,走是“跑”的意思,此处如果用“跑”,显得太着急了,表现不出两人的悠闲,因此不能换。(1分)12.D(2分)13.(1)“我”回母校实习见到李老师。(2)“我”又一次听李老师讲课文《桂林山水》并深受感染。(3)李老师教我们写毛笔字,“我”因书写槽糕受到李老师严厉批评。(4)李老师骑车带“我”去参加作文比赛,我获奖后受到李老师隆重的表扬。(共4分。每条1分)1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原意是:走千里远的路,是从脚下迈出的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的。文章中“足下”是敬词,是对李老师的敬称。“始于足下”表明李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既是“我”学生时代知识的启蒙者,也是我教师生涯和写作生涯的开启者和引领者,对“我”来说李老师就是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起点,他的品行和人格魅力对“我”影响至深,表达了“我”对李老师的尊敬和感激。(共4分。表面含义2分,深层含义2分)15.【A】句运用神态描写,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师手里的毛笔比作“大船的桨橹”,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李老师批改学生书法作业时认真仔细的情态,刻画了李老师严谨、敬业、关爱学生的形象,抒发了对李老师的尊敬、赞美之情。【B】句使用了神态描写和外貌描写的细节描写等。“大高个,红脸膛”写出了李老师的质朴热情;“目光深邃”“扣子一直系到领口,严丝合缝”等细节则刻画出了李老师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师者气派和受人尊敬的形象,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李老师的崇敬之情。(共4分。任选一个角度,分析合理即可。)16.一语双关。表面含义:“我”又一次听李老师讲《桂林山水》,深受感染,沉醉其中,仿佛置身桂林优美山水之中,撑着一叶竹筏在江水中前行,写出了李老师讲课生动形象,引人入胜。深层含义:在“我”人生的长河中,李老师的热情淳朴、严谨认真、关爱学生等品质像一叶竹筏引“我”前行,写出了李老师对“我”的深远影响,表达了“我”对李老师的尊敬和怀念;同时这个题目也与文中李老师讲《桂林山水》的内容相照应,诗情画意,增添了作品的文学韵味。(共4分。每个方面2分。写出任意两个方面,分析合理即可。若有其他理解,分析符合文意也可酌情给分)17.以被列入非遗名录的新闻引出说明的对象(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也说明了二十四节气的重大影响(1分)。(共3分,答对一个要点给1分)18.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共3分,每写对两个给1分。)19.第⑶-⑹段,说明“二十四节气”蕴含着中化民族的智慧。(1分)第⑺-⑻段,说明“二十四节气”科学价值。(1分)第⑼-⑿段,说明“二十四节气”依然影响着现代生活。(1分)20.A(2分)21.C(3分)22.作文及卷面同中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