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的影响金新松邵爱弟王琴【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蛋白尿糖尿病(diabetes,DM)的发病率逐年上升,DN是DM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DN在中医学中属“消渴”、“水肿”、“虚劳”等病范畴。消渴病的病机主要是禀赋不足,阴津亏耗。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为治疗肾阴虚证的传统经方,在临床上治疗DN有显著疗效。本研究以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N大鼠模型进行干预,探讨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对DN的治疗作用,其对传统名方的挖掘,中医临床经验的升华,中药治疗难治性肾脏疾病的探索,都有重要的意义。1材料和方法1.1实验材料1.1.1实验动物SPF级健康雄性大鼠(180g~200g)50只1.1.2主要药品及试剂1.1.2.1受试药品的配制将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20080317研成粉末,分别按8kg·d、2g/kg·d标准配制成等体积混悬液。1.1.2.2主要试剂STZ1.2实验方法1.2.1动物分组、造模及给药剂量50只SPF级雄性大鼠(体重180~220g)适应性喂养1周后,禁食不禁水24h,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G)、模型组(MG)、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高剂量组(HG)、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低剂量组(LG)、缬沙坦治疗组(AG),每组l0只。STZ用枸橼酸钠缓冲液(0.1mol/L,pH4.5)以1%浓度配制,MG、HG、LG和AG组按65mg/kg腹腔一次性注射STZ,NG组注射等量枸橼酸钠缓冲液。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混悬液给药剂量均为2ml/200g。1.2.2标本采集及处理1)尿液:用代谢笼收集大鼠造模成功后第l、4、6周末24h尿液,测24hupq,第6周末测尿p:一MG、尿ALB。2)血液:用血糖仪测造模成功后第1、4、6周末血糖。末次治疗给药24h后取血检测Bun、ALB、TG、CHOL。3)肾组织:末次治疗给药24h后取左肾,光镜检测组织病理变化,电镜下检测超微结构变化。1.2.3病理观察取左肾,常规石蜡包埋,切取3m石蜡切片,行HE染色,光镜检测组织病理变化。取肾组织经2.5%戊二醛前固定,锇酸后固定,纯丙酮脱水,纯包埋液浸润,铀、铅染色,电镜下检测超微结构变化。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I2.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其比较采用单因素的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Least—SignificantDifference法。2结果主要症状和体征变化实验期间,正常组大鼠表现机灵,活泼反应快,毛发光滑,皮毛致密整齐,有光泽,进食、二便均正常;模型组大鼠消瘦,易烦躁,毛发稀疏,无光泽,进食饮水、二便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各治疗组大鼠体重与正常组比较均减轻,易烦躁,毛发稀疏,无光泽,进食饮水、二便均较正常组多,较模型组少。3讨论DN属中医消渴、水肿等范畴。消渴之名,首见于《素问·奇病论》。根据病机及症状的不同,《内经》还有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称的记载,历代医家认为其基本病机是肾元虚损,因此治疗上以补肾养阴为主。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为治疗肾阴虚证的基本方,系宋代钱乙从《金匮要略》的肾气丸减去桂、附而成,用治肾怯诸证。方中以滋阴补肾为主,适当配伍清虚热之品,亦即王冰所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益精填髓,为君药;山萸肉补养肝肾,并能涩精;山药补益脾阴,亦能固精,共为臣药。三药相配,滋养肝脾肾,成为“三补”。配伍泽泻利湿泄浊,并防熟地黄之滋腻恋邪;牡丹皮清泄相火,并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淡渗脾湿,并助山药之健运,三药为“三泻”。三补三泻肝脾肾三阴并补,以补肾阴为主,这是本方的配伍特点。《兰室秘藏·消渴门》日:“下消者,烦燥引饮,耳轮焦于,小便如膏⋯⋯此肾消也,以六味地黄治之。”《石室秘录·内伤门》中提到的“治消渴之法,以治肾为主。”强调了治肾虚在消渴病中的重要性。在大量的临床及基础实验中证实,六味地黄丸(富硒浓缩)对于DM、高血压、肾病综合症患者、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切除动物模型均有确切疗效’。DN的发病机制,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代谢因素、血流动力学因素、氧化应激、遗传因素等,其基本病理改变为肾小球体积增大,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足细胞足突广泛融合。蛋白尿是DN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常见的变化,对DN的诊断治疗、预后的判断有着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