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运行通知与农村水利建设座谈会主持词汇编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运行通知为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管理工作,省财政厅、省文化厅共同研发了《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综合管理系统》软件。年8月,经由省文化厅举办全省专题培训班后已在全省各地区基本运行。为确保管理软件全面运行,高效通畅,特别是保证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落实到位,使用法律规范。省、市、县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沟通信息,省文化厅要求各地、各单位在近期内全面部署启动系统,运行管理。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开展业务培训为确保管理软件在全省推广使用成功,各设区市文化局要指定专人负责使用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综合管理系统,并于年1月18日前完成本地区县、乡两级业务培训。二、启动管理软件1、省直属剧团:要求于年1月20日前完成自身系统数据(剧目)录入工作。2、设区市文化局(含县区、乡):要求于年1月20日前完成系统数据录入,并正式启用管理软件用于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开展。三、其它事项培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请各有关单位以大局为重,紧密配合,于年1月13日前将本地区培训计划报送至省文化厅社文处和省财政厅教科文处。本管理软件系统由南昌禧龙科技有限公司具体研发,如有相关技术事宜请与其公司专人联系并解决。四、联系方式第1页共6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农村水利建设座谈会主持词一、客观分析,正确看待我市农村水利取得的成绩近几年来,我市各级领导切实把农村水利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保障经济社会进展的基础设施,不少地方党政一把手亲自落实工程建设项目、亲自抓农村水利建设的组织发动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增加资金投入,落实各项措施,我市的农村水利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农村水利建设投入将达8亿元,是近几年来投入最多的一年,工程进展也是最快的一年,效益也是最明显的一年,为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1.河道疏浚整治标准高、质量好、进度快。自1997年3月,苏州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加大河道整治力度,推动农村基本现代化建设进程”的议案后,全市开展了多轮河道疏浚整治工作,并逐步形成了农村河道的轮浚机制。自1998到现在,全市已疏浚整治各级河道2.9万条、2.41万公里,疏浚土方2.3亿立方米,全市农村河道基本疏浚了一遍。特别是在第三批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全市各地把疏浚整治农村村庄河道,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快河道疏浚步伐,并做到疏浚一条河道、盘活一片水系、增加一块绿地、清洁一个村庄、复耕一块土地,充分发挥河道疏浚的综合效益,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广阔群众的肯定。2.新农村建设乡镇水系规划基本完成。为切实保护农村河网水系,合理布局农村河道水系格局,法律规范开发建设过程中涉水工程的依法管理,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新农村乡镇水系规划编制工作。各地根据市局下发的新农村建设乡镇(片区)水系规划编制大纲要求,在六个试点乡镇成功的基础上,落实规划经费,委托专业规划设计部门,全面开展了乡镇水系规划工作。到目前为止,全市60多个乡镇(街道)的水系规划工作已基本完成,大部分乡镇已通过专家论证。通过统一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规划,综合整治,分期实施,有序推动,将实现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总体目标。3.畅流工程建设加快实施。全市针对河道填、堵、束较严重的现状,编制了河道畅流工程建设规划,加快了水系沟通步伐,计划拆坝5029座,建桥(涵)4214座,拓宽束水河段159公里,改造束水建筑物428座。为尽快实现全市河道全面畅通,水质明显改善,各地加快畅流工程的实施步伐。XX年全市拆除各类坝埂1088处,建桥(涵)770座。XX年度全市计划拆除坝埂865处,建桥(涵)775座,计划任务都已落实到位。4.长效管理工作逐步法律规范。XX年以来,全市针对河道管理缺失,水环境状况日趋恶化状况,为巩固河道疏浚整治成果,维护河道功能,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在全市范围内展开了河道长效管理工作。到目前,全市建立各级管理机构290个,聘请保洁员8329人,落实农村河道长效管理经费近8000万元,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网络。全市河道长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