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冬枣提质增效年工作意见与冬种生产指导工作意见汇编冬枣提质增效年工作意见一、强化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开展“冬枣提质增效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近几年,在全镇广阔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镇冬枣产业呈现出良好进展态势,特别是去年,冬枣质量明显提高,市场不断拓展,枣农收入显著增加,产业整体进展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XX年全镇枣园面积统计到8万亩,其中金丝小枣2万亩、冬枣6万亩,年产冬枣1.2亿斤,小枣1500万公斤,冬枣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实现枣业产值4亿元。去年枣农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枣业收入已成为我镇人民群众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枣产业还很脆弱,进展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还很多,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主要有:部分枣农的质量意识不强,存在片面追求产量、追求大果的现象,生产管理上存在盲目性、经验主义,不够科学,标准化水平低,品牌意识不强,部分交易市场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产业组织化程度不高,产业的稳定性不够等等。以上问题,如不实行措施,仔细解决,必将制约我镇冬枣产业的持续、健康进展。全镇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开展“冬枣提质增效年”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强化忧患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居安思危、警钟常鸣,实行有力措施,扎实有效地组织开展好“冬枣提质增效年”活动,确保我镇冬枣产业持续健康进展。二、开展“冬枣提质增效年”活动的思路和工作重点(一)总体思路第1页共10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仔细贯彻落实科学进展观和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根据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严格产品质量,以做大做强特色富民支柱产业为目标,强化冬枣标准化管理水平,力争在提升冬枣品质上有新突破;进一步推动采摘园建设,力争在增加效益上有新突破;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实现冬枣品牌创优。(二)工作重点1、加快枣标准化产业进程,实现冬枣品质提升。切实抓好技术培训工作。充分发挥《枣业快讯》、聘请技术专家举办培训班等载体,加强培训的基础上,创新培训的方式,实行灵活多样的形式,加大培训力度,枣业办、办事处、村共114名科技推广人员,让广阔枣农尽快全面掌握标准化生产技术,紧紧围绕提升品质这一主体,大力推广和使用先进技术成果,为冬枣的优质丰产丰收提供坚实的保障。全年培训枣农总人数达到2万人。为确保培训人员到位,对培训工作做以下规定:每村举办培训班时,到场枣农不少于40人,得2分;如少于40人,扣本办事处1分,扣村2分;在40人的基础上每超10人增0.5分。深化开展“冬枣标准化生产进万家”活动,大力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示范村、示范园的建设,年内建设冬枣标准化生产基地100亩,示范村1个,示范园6个。各办事处分别建设1处面积不少于100亩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并分别完成50亩的嫁接改良工作任务,嫁接品种以短枝冬枣、金丝四号为主,同时分别抓出一个面积不少于300亩的清园示范点,示范点必须喷石硫合剂,要求10年生以上的枣园每亩56株;10年生以下的每亩111株,产量控制在每亩XX斤以内。农业办抓出一个高标准纯绿色有机冬枣采摘园且必须进行土地流转,引导枣农提高认识、科学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切实加强对生资市场的管理,从源头上控制影响冬枣质量生资的经营和使用,确保冬枣生产过程安全。第2页共10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切实推动采摘园建设,实现效益增加。采摘园建设是新形势下摸索出的一条新的增收渠道。今年镇党委、政府将坚持“在实践中探究,在进展中创新,在巩固中完善”的原则,积极扶持和鼓舞枣业大村、强村建设采摘园。年内,以棣邓路为轴心着力打造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冬枣长廊。将棣邓路两侧沿线所有枣园,全部建设成为采摘园。加大清园力度,确保示范园、采摘园内林相整齐、园内清洁、无杂草杂物、无间作物。各办事处要有专门清园队伍,常抓不懈。在去年建成2处采摘园的基础上,力争今年新建2—3处高标准冬枣采摘园。经过土地流转建成一处县级纯绿色有机冬枣园。镇党委、政府决定对今年新建采摘园根据面积、投入、建设标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