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知识注重能力培养——教科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刘明媛小学教科版语文一年级下册教材解读一年级下册《语文》,延续了一年级上册的编写体例,仍采用以全体课文为核心,听说读写密切配合的形式构建主题单元。全书共编有10个单元,单元主题分别为:爱国;课外生活;春天;自然现象;现代科技;关心帮助他人;益智;可爱的动物;名人勤奋学习的故事;自立自强。1每个单元围绕单元主题,由“阅读”、“能说会写”和“语文七色光”三个板块组成。“阅读”部分包括主体课文20篇(每单元2篇),“快乐读书屋”阅读材料15篇(前5单元每单元1篇,后5单元每单元二篇),总计阅读篇数为35篇;“能说会写”板块编有10次语文交际和5次写话(双数单元编有写话);每单元后均设有语文综合学习活动“语文七色光”。除主题单元外,本册教材还单独编写了两组识字教材(其6课),分别编排在第三单元和第七单元后。我现在主要从主题单元入手,说一说阅读教学方面应该注意的几个方面:一、选文课文是语文教材的灵魂,直接决定着教材的质量。因此,本册教材在选文上尽可能选取有震撼力和感染力的美文,力求发掘文化精品,奉献语言精粹.使教材具有文化性、时代性和审美性,从根本上提升教材的文化品位。1.考虑到题材,体裁的多样性,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注意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较多地选取了形象、直观、感性色彩强的作品。在35课共37篇阅读文本中,诗歌占37%,童活故事占30%。这些文章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想像,拓展学生的视野,并且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舰和价值观。2.选文与单元上题密切相关.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追求“于细微处见精神”的品位,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语文的教育功能。3.与时代发展同步。选文渗透了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反映了现代科技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果和环保意识、自立白强意识,合作意识等。4.追求童心童趣和审美价值。选文中有不少富有童心童趣的美文,尤其是“快乐读书屋”中选取的文章,力求使孩子们真正感受到渎书的乐趣:课文还注意将教育意义寓于儿童化的表现形式之中,对学生进行真善美的熏陶。5.在文字上精雕细琢,字斟句酌,进行精细加下,奉献语言精品和文化精品。在37篇阅读材料中近一半的文章经过改编或精细加工,力求达到文质兼美。6.追求崭新面貌和令人眼亮心动的效果。37篇课文中新篇目占43%,如《风》《存天的声音》《科学的大门》《自己去吧》等。这些清新精巧的小文,令人眼亮心动,提升了教材整体的品位和格调,表现了编者选文的匠心独具。二、主体课文后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主体课文后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本着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统一的指导思想,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是过分关注学习的结论。主体课文后学习活动的设计因文而异,基本上分为3类: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练习。这类练习在设计上不仅力图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而且更加重视学习过程,力求引导学生通过反复阅读课文,进行思考,受到教育。例如:第10课《神奇的塔》文后第一项练习:中央电视塔是一座什么样的塔?第18课《怀素写字》文后的第一项练习:怀素是怎样认真写字的?你是怎么做的呢?2.从阅读文本向课外扩展,开发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的练习。这类练习力图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语文课程资源,使语文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如:第7课《风》文后第一项练习:你还能从哪些方面感觉到风?模仿课文说一说。第15课《小壁虎借尾巴》文后第一项练习: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尾巴的用处吗?3.语文知识技能的落实与训练。这类练习设计的主要思路是,提炼课文中出现的应知应会的字、词、句和典型的语言现象,引导学生通过有层次、有计划的2练习,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基本技能和语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如:第17课《法布尔观察昆虫》文后第二项练习:读一读,说说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第14课《乌鸦喝水》文后第二项练习:比一比,选字填空?三、“快乐读书屋”前阅读提示的设计设计“快乐读书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