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第七单元课题20恐龙第1教时总第个教案课型:新授课长江小学曹宇萍设计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谜”“剑”“型”等7个生字,并学会恰当运用。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教学重点学会本课“谜”“剑”“型”等7个生字,并学会恰当运用。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初步了解恐龙的种类形态。教学准备【课前先学】一、生字新词我自学。1.圈一圈文中的生字。2.划一划文中的新词。二、初读课文我做主。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给每个自然段试着写写小标题。三、拓展资料我先行。搜集有关恐龙的图片、资料。把你知道的恐龙名字写一写学情分析1.恐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动物,但离我们年代久远,因此从课前收集资料开始,有意拉近学生与恐龙的距离,为课堂快速走进文本打下基础。2.生字“型”和形状的“形”是同音字,学生易混淆,因此课堂上要不仅要学会,还要精心设计运用练习,帮助学生正确区别。教学过程思考与调整(二次备课)一、激趣导入,走近恐龙世界1.谜语导入:(1)以学生喜欢的动物谜语导入。(2)那这节课,我们再去熟悉一种早已绝迹的爬行动物——恐龙,齐读课题。2.质疑激趣:关于恐龙你想知道些什么?【设计意图: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孩子们对动物是比较感兴趣的,从猜动物谜语入手,导入到对恐龙的学习,学生乐于接受,同时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字词过关,初探恐龙世界(一)整体感知过渡:恐龙的世界究竟是怎样的呢?自学提示:1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大致想一想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恐龙?(二)顺畅阅读1.学习生字词。(1)学习一组词语:出示:yìmàn两亿年以前到处漫游遍及世界mí6500万年以前神秘消失未解之谜①指名读,齐读。②这里的“亿”、“漫”、“谜”是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它们呢?③出示“漫”在字典里有五种解释,请学生选择。④体会自由自在,引读第一自然段。⑤相机指导读准绿色通道里的字:沼覆。⑥再读词语,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用一二句话来介绍一下恐龙。(2)学习一组短语:出示:雷鸣一般的轰响一架移动的吊桥利剑一样的尾刺望而生畏的脸型锋利无比的匕首①各种形式读。②这几个生字哪一个容易写错,哪个同学来提醒大家?相机指导字形,理解词义。预设:吊:记字形;图片引入,发现吊桥特点(长)。认识文中“吊桥”。剑:识记字形;书写生字。型:识记字形;书写生字;组词理解;学会运用。运用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形型1.三角龙的外()可真奇特!2.妈妈今天去理发店换了个发()。3.学校走廊里挂着各种()状的装饰画,有中国画,有版画,有漫画,类()真多啊!匕:识记字形;图片引入;理解词意。读读文中语句。相机认识绿色通道中的生字:猛、齿。③再读短语,交流这些短语分别描绘了哪些恐龙。小结:学习了这组词组,让我们对各种恐龙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2.顺读课文(1)过渡:刚才,我们结合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接下来请读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恐龙都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小组讨论交流,用一个小标题来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大意。(2)生生、师生交流,形成段落大意。【设计意图:把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用一组词语和一组词组呈现,让学生在学习生字新词的过程中加深对恐龙的了解,从而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把整篇课文的精华部分概括出来,同时更能有效地提高识字2的数量和质量,更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三、顺清脉络,了解恐龙世界1.关注详细内容。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请你用上“课文先写……,再写……,接着写……,然后写……,最后写……”的句式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小结:同学们,《恐龙》这篇说明文用六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恐龙六个方面的内容,但在描写时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做到了有详有略,以后我们在习作中也要学习这种好的方法。【设计意图: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教孩子读懂文章,在这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而分析概括能力又是其中重要的一环。设计了“课文先写……,再写……,接着写……,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