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制力?自制力是个体在没有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是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也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要心理素质。生活中,孩子们会面对许多诱惑,比如做作业时,会受到游戏的诱惑;小孩子即使生了蛀牙,也会受到糖果的诱惑。面对诱惑,自制力弱的人往往不知不觉陷入其中;自制力强的人却能控制自己并做出有利于个人和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缺乏自控能力在少年儿童身上是常见的现象。比如,有许多孩子会有如下的情况出现:思想不集中,做事虎头蛇尾,管不住自己,上课插嘴,骚扰同学,在家看电视没完没了,写作业草草了事。这都是孩子没有自制力、克制不住自己、尚不成熟的表现。一个孩子的自控能力与他自身的智力因素是没有关系的,自控能力来自孩子的内心,而不是头脑。这种能力是一种心理因素,协调着孩子的行为。每个孩子的自控能力都具有差异性,而正是这些差异性,导致了孩子行为上的不同。拥有较强自控能力的孩子,能够让自己对任何事物始终作出正确的判断,让自己的行为始终保持在正常的范围内。这些孩子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是能积极、持久、稳定、有序地去实现自己人生的一个又一个目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两种情况:1、任性而行,不努力控制自己的行为。放任自己随着性子来,而不去考虑事情的后果。2、虽然主观上想控制自己的行为,甚至下过多次决心,但在行动上仍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就是父母们常说的“孩子自己管不住自己”。比如有些孩子过度崇拜偶像,而把学业放在一边,将自己的偶像天天挂在心上,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父母苦口婆心劝说,孩子偶有悔意,也答应不再追星,但始终不能说到做到。这是因为青少年害怕孤单、平庸,孩子本身就是由许多不确定因素构成的。他们希望找到可以认同的对象,而偶像正可以给孩子们提供做梦和想象的空间。而且,青少年崇拜偶像,就像感冒会传染一样,如果您的孩子确实无法控制自己追星的脚步,建议父母们可以这样做:■多关心、了解子女,和孩子谈谈,为什么崇拜这位偶像■与孩子分享崇拜的心情,做为生活的调剂,也算是陪他一起成长■提醒孩子,了解偶像之所以能成功的过程,使之转化为孩子成长的动力■不要对孩子的崇拜行为给予负面评价。父母的嘲笑,只会使代沟加深■要培养孩子健康的休闲娱乐活动:打球、唱歌、参观、旅游、园艺、工艺等等自制能力如此重要,每个父母都要有足够的认识我们要从孩子的实际出发,经常训练并持之以恒,这样,孩子的自制能力就一定会逐步增强起来。孩子强大的自制力量并非天生,而是得益于我们从小对他进行的意志力培养。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事情,父母也要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要那样做”的具体原因。这样可以让孩子逐渐拥有评价自己行为和情绪的能力。作为疼爱孩子的父母,我们既不能无原则地迁就孩子,也不能放弃耐心说服和说教孩子的机会。从小培养孩子的自制力是很重要的。现在的孩子自制力很差的原因主要有两个:1、被家长溺爱娇宠,很少受到限制,于是养成了任性、专横的性格,缺乏自制能力。2、孩子们的成长经历太顺利,生活、学习的事都由父母安排,依赖性太强。培养孩子自我克制的能力,培养他理性的思考和判断能力,是孩子今后能够取得成功的必要前提。如果一个人想光荣与和平地度过其一生,他必须学会在小事或大事上进行自我克制。怎样才能培养孩子善于自制的习惯呢?我们为家长提出如下建议:■我们要为孩子树立好的学习榜样儿童喜欢模仿榜样的行为,榜样的替代性学习可对他的行为产生影响。如榜样的行为受到赞扬,儿童就会学习该行为;反之,则拒绝。■要注意电视、电影和电子游戏上暴力的等级当发现媒体正在播放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像时,要坚决制止孩子继续观看,然后明确无误地给孩子定下要求,并且以后要坚决实施这些要求。■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意志力遵守规定好的纪律和制度,必须控制自己,不做违反纪律和制度的事。孩子抗拒种种诱惑,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尽量不要对孩子的努力给予可观的报酬这种给报酬的做法,容易让孩子为了某些好处而去努力克制自己的不良行为,一旦原先的报酬让孩子失去兴趣,孩子的自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