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第14课明朝的统治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的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1.明朝的建立2.朱元璋强化皇权3.科举考试的变化4.经济的发展元末红巾军起义1.明朝的建立朱元璋出生于安徽,家境贫困,从小给地主放牛羊。17岁那年,父母、大哥都死于灾荒和瘟疫,他只好出家到一座寺庙当和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寺庙被战火烧毁,他就投奔起义军,由于朱元璋足智多谋,作战勇敢,几年后成为这支起义军的首领。他率领队伍南征北战,于1368年建立明朝。明朝的建立时间:都城:开国皇帝:1368年初应天府(今南京)朱元璋(明太祖)在我国历史上,像朱元璋这样参加过农民起义的开国皇帝还有谁?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明朝疆域图2.朱元璋强化皇权中国的封建社会发展到明朝已经开始走向衰落。明朝从建立起,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朱元璋总结历史经验,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君权,强化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明太祖朱元璋采取了哪些加强君权的措施?明太祖朱元璋及明成祖朱棣加强君权的措施(1)废除丞相、创内阁(3)迁都北京(2)设立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平等权、政治权、名誉权等。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有利于皇帝对臣民的监视和侦查,加强了君权,对维护中央集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特务统治使得臣民们终日诚惶诚恐,唯命是从,凡事按部就班,不求进取;同时,这种做法也使法律受到严重破坏,司法机构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历史与现实:联系现实,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法律知识,你们认为特务机构锦衣卫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权利?对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一个叫宋濂的官员请客喝酒。第二天,朱元璋问他喝酒了没有,请了哪些客人,做了哪些菜。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笑着说:“全对,你没有骗我。”请问:1.朱元璋为什么会知道宋濂请客的详细情况?2.厂卫机构的职责、作用是什么?3.如果你是宋濂,你会怎么想?锦衣卫出行图3.科举考试的变化“四书”“五经”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是指文章的八个部分,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旧时科举,八股文要用孔子、孟子的口气说话,四副对子平仄对仗,不能用风花雪月的典故亵渎圣人,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八股取士”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应如何评价“八股取士”?消极影响:对人们的思想有束缚作用,扼杀了许多人才的创造性思维,助长了为了当官而读死书不讲求实际学问的坏学风。对中国的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积极影响:从考试制度来看,明朝用八股文考试的办法,使考试更加规范化,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对以后的考试制度也有借鉴意义。命题范围:答题观点:文体: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必须分成八个部分明太祖对科举制进行了怎样的改革?4.经济的发展农业:新农作物的引进手工业:棉纺织业丝织业制瓷业商业:晋商、徽商明朝引进的农作物——玉米明朝引进的农作物——甘薯明朝引进的农作物——马铃薯明朝引进的农作物——花生苏州的丝,杭州的绸,南京织布苏杭愁松江质地好,无锡花色新,棉布生产成中心丝织业中心棉织业中心棉织业中心纺织图←景德镇陶瓷博物馆景德镇的制瓷业→制瓷中心景德镇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瓷器的工艺水平也有了新的突破。进一步巩固了在全国制瓷业的中心地位。五彩加金凸雕博古棒槌瓶五彩仕女婴戏图罐晋商豪宅乔家大院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和中书省,权分六部设立厂卫机构实行八股取士引进作物新品种纺织业、制瓷业发达商品经济活跃强化皇权发展经济明朝的统治地方中央臣民知识分子农业手工业商业1.明朝建立是在()A.13世纪60年代B.13世纪80年代C.14世纪60年代D.14世纪80年代2.“今我朝罢(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牵制)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这里的“我朝”应该是()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CC3.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