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四大名楼: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唐·崔灏《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滕王阁:滕王阁,为唐永徽四年(657)高祖子滕王李元婴为洪州都督时所建,以封号为名。建成之后,历经唐、宋、元、明、清等封建王朝,一千多年来毁而复建几十次。1985年10月8日又重新建成,屹立于鄱阳湖,赣水之滨。关于滕王阁,历代题咏也很多,如唐代诗人钱起的《滕王阁诗》,宋代刘敏求的诗,辛弃疾的词《贺新郎·赋滕王阁》,明代洪武年间解缙有对联语。但后人的作品无有出王勃右者,他的《滕王阁序》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佳作。王勃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亦称“初唐四杰”。少有才名,被举为神童,授朝散郎。乾封初为沛王侍读,因戏为《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后补虢州叁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或三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的诗今存八十多首,多为五言律诗和绝句。他的赋和序、表、碑、颂等文,今存九十多篇,多为骈文,其中不乏佳作。骈文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文体,又称骈俪文。南北朝是骈俪文的全盛时期。唐与“古文”相对称为“骈文”。又因它通篇四、六字句,亦称“四六文”。特点:1.讲求对仗,一般用四字句或六字句。2.平仄相对,音律和谐。3.多用典故,讲究藻饰。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但运用得当,内容丰富,也能增强文章艺术性。反复诵读,注意七字句的句读七字句与诗文节奏不同。诗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为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如: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qǐ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名句欣赏:描画出眼前晚景,秋意极浓。这句话把清明的湖水和紫色的暮霭加以对比;先写近水,后写远山,描写的景物显出层次,一个“寒”字体现出球的特征,抒发出秀美山川给人清爽的感觉。名句欣赏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仅用十六个字就形容出台阁建筑的壮丽。“上出重霄”“下临无地”,用夸张的笔法突出楼之高,水之深。“翠”本是翠绿的琉璃瓦色,这里借指瓦,突出了颜色鲜艳悦目。“飞”字描绘出阁道高耸如鸟之欲飞,“流”字形容彩画势形貌。名句欣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句确实脱胎于庾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一句,但王勃的句子较原句更真实自然,优美动人。落下在天上飘动,白鹭在空中翱翔,红白相映,色彩鲜明;晚霞原本是无生命的自然景物,他与有生命的飞鸟并提,构成了鲜活有趣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