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两首外国诗两首信天翁【法】波德莱尔波德莱尔夏尔·波德莱尔(CharlesBaudelaire1821-1867)法国十九世纪最著名的现代派诗人,象征派诗歌先驱,代表作有《恶之花》。波德莱尔不但是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先驱,而且是现代主义的创始人之一。信天翁信天翁•信天翁是14种大型海鸟的统称。它们在岸上表现得十分驯顺,因此,许多信天翁又俗称“呆鸥”或“笨鸟”。信天翁是最善于滑翔的鸟类之一。在有风的气候条件下,能在空中停留几小时而无需拍动其极其长而窄的翅膀。它们需要逆风起飞,有时还要助跑或从悬崖边缘起飞。无风时,则难于使其笨重的身体升空,多漂浮在水面上。也像其他鸟一样,能喝海水。通常以乌贼为食,也常跟随海船吃船上的剩食。•有记录信天翁的翅膀最长达3.6米,是世界上翅膀最长的鸟类。•信天翁寿命很长,是仅有的能活到老死的鸟类之一。水手一度对它们颇为敬畏,认为信天翁是不幸葬身大海的同伴亡灵再现,因此深信杀死一只信天翁必会招来横祸。齐读全诗•1.诗人在这首诗里写了信天翁的几种情况下的什么样的遭遇?在这几种情况下信天翁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用诗中的词语去概括。天空中和船甲板上•天空中:海上的飞禽雪白的翅膀青天之王健美(的形体)有翼的旅行者出没暴风雨中云中之君笑看弓手•美丽、健美、勇敢、高傲的王者,被人仰视。•船甲板上:拍击长空的翅膀,竟然妨碍它行走笨拙、羞惭可怜、靡委丑陋、可笑•被模仿戏耍取笑玩弄的对象对比判若云泥是什么造成了信天翁这些不同的变化?•水手:无聊,为找乐子•信天翁自己:为羽翼所累,屈服于困境不愿抗争,失去斗志。诗人与信天翁•落在甲板上的信天翁正是波德莱尔当时处境的写照。•1857年6月25日,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初版问世以后,立即欣起了轩然大波。不仅教会等对此进行恶毒攻击,说它伤风败俗,“呼唤恶魔,反对圣徒”;连当时著名的文艺批评家朗松和布伦言埃尔也指责这部诗集,布吕纳介认为:波德莱尔对法国诗歌产生了极坏的影响。•诗人甚至受到了开庭审讯,被罚款二百法郎,并勒令他从诗集中删去六首“伤风败俗”的诗。•诗人对此感到极大的痛苦和悲愤。思考•这首诗歌仅仅是在写信天翁的遭遇吗?•你还有什么样的联想?你有何评价?其它意象:•船?•苦涩的深渊?艺术特点•这首诗是“亚历山大诗体”(十二音节诗),描写细腻,句式匀称,气势悲壮。但这首诗象征的主题单一。信天翁是诗人的象征,但诗人最后点得太明白,因此大大减弱了象征诗的暗示意义,还没有完全跳出传统诗咏物抒怀的窠臼。•对比手法的运用《恶之花》诗集《恶之花》1857年初版问世时,只收100首诗。1861年再版时,增为129首。以后多次重版,陆续有所增益。其中诗集一度被认为是淫秽的读物,被当时政府禁了其中的6首诗,并进行罚款。此事对波德莱尔冲击颇大。从题材上看,《恶之花》歌唱醇酒、美人,强调官能陶醉,似乎诗人愤世嫉俗,对现实生活采取厌倦和逃避的态度。实质上作者对现实生活不满,对客观世界采取了绝望的反抗态度。他揭露生活的阴暗面,歌唱丑恶事物,甚至不厌其烦地描写一具《腐尸》蛆虫成堆,恶臭触鼻,来表现其独特的爱情观。(那时,我的美人,请告诉它们,/那些吻吃你的蛆子,/旧爱虽已分解,可是,我已保存/爱的形姿和爱的神髓!)他的诗是对资产阶级传统美学观点的冲击。(以丑为美)•表现诗人的痛苦以及诗人同现实的矛盾,是浪漫主义诗人常写的主题。信天翁这一象征更为悲壮,它表现了诗人的两重性:一方面驰骋在崇高的精神领域,另一方面却脱离不了世俗的生活,不得不忍受世人的嘲弄。•这首诗从主题思想到表现手法受戈缔叶的影响更大。戈缔叶在《朗德松》里借松树需有切口才能出松脂一事,比喻只有心灵受到创伤,才能创作诗歌。课外延伸——分析艺术手法•《蝉》•虞世南•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曾被唐太宗赞誉为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对其人品和才学评价极高。这首诗借咏蝉道出了一个哲理: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强调了一种人格的美、人格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