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将伐颛臾季氏将伐颛臾寡人之于国也寡人之于国也复习课复习课高考高考““考试大纲考试大纲””: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11.理解.理解BB((11)理解常见文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的含义((22)理解常见文言)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句式和和用法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宾语前置成分省略词类活用((44)理解并)理解并翻译翻译文中的句子文中的句子22.分析综合.分析综合CC((11))筛选筛选文中的信息文中的信息((22))归纳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3))分析概括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11、梳理落实、梳理落实《《季氏季氏》》与与《《寡人寡人》》两篇两篇文言文中的文言文中的基础知识基础知识。。22、、掌握重点虚词(以、于、者、而)的用法33、总结、总结文言文翻译文言文翻译题的解题方法和技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巧。名句默写1、五亩之宅,______,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014山东)2、谨庠序之教,,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013湖北卷)3、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0浙江卷)4、不违农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010湖南卷)名句默写1、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014山东)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寡人之于国也》)(2013湖北卷)3、谨庠序之教,_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2010浙江卷)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010湖南卷)你会读会写吗?你会读会写吗?论语颛臾冉有虎兕柙椟干戈粟弃甲曳兵饿莩鸡豚狗彘之畜数罟庠序孝悌洿池鱼鳖注意:音、注意:音、形、义三位形、义三位一体。一体。找出通假字并解释含义找出通假字并解释含义1.1.无乃尔是过与无乃尔是过与2.2.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3.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与”通“欤”,句末语气词与”通“欤”,句末语气词““无”通“毋”无”通“毋”((勿勿)),不要,不要““无”通“毋”无”通“毋”((勿勿)),不要,不要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古义。找出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古义。11、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有事于颛臾有事:指有军事行动有事:指有军事行动22、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以为:以以为:以++为让为让…………担任担任88、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供养活着的人养生:供养活着的人词类活用(找出并解释)词类活用(找出并解释)11、后世必为子孙忧、后世必为子孙忧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忧:动作名,所忧患的事物44、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辞:名作动,找借口辞:名作动,找借口66、树之以桑、树之以桑树:名词活用为动词,种植树:名词活用为动词,种植1212、请以战喻、请以战喻战:动词活用为名词,战争战:动词活用为名词,战争131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生:动词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死:动词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死:动词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1414、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迁移迁移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指出下列特殊句式类型11、是社稷之臣也、是社稷之臣也22、是亦走也、是亦走也33、非我也,岁也、非我也,岁也44、非我也,兵也、非我也,兵也55、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66、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77、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季氏将有事于颛臾88、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