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依法履行义务1.知道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三个要求,了解法律鼓励、要求和禁止做的事情。了解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并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2.培养以法律为准绳对公民行为的是非判断能力,在现实生活中能忠实履行义务。3.明确忠实履行应尽义务的要求,提升学生的义务观念,增强对国家、社会、集体及他人的责任意识,做负责任的公民。板块一:权利义务相统一宋伟自幼没了父母,他在政府的帮助下读完了中学。之后,他响应国家的号召,自愿到部队服兵役。在部队,因表现出色,他多次受到表扬。退役后,他自己开了个小批发部,干起了个体经营。由于认真守法,积极纳税,他多次被税务部门评为纳税先进个人。后来他又带领村民走上了富裕之路,他的举动得到了全村人的好评,被村民选为乡人大代表。宋伟依法行使了哪些权利,履行了哪些义务?体现了权利和义务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对我们的要求是怎样的?情境探究情境探究点拨•(1)获得物质帮助权、受教育、依法服兵役、劳动、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纳税、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权利和义务相统一。•(3)①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②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4)①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也不应只履行义务而不享受权利。②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板块二:法定义务须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15年修正)第五十八条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第五十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一)胁迫或者诱骗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失学、辍学的;(二)非法招用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的;(三)出版未经依法审定的教科书的。第六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1)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强制性。(2)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3)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4)我们要依法履行公民义务,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板块三:违反义务须担责案例分析:杨某某、窦某某申请执行杨某赡养纠纷一案,杨某在民事判决生效后不向其父母支付判决确定的每月60元的赡养费和部分医疗费,并从此下落不明。执行中查明,判决生效后,杨某为妻子王某购买保险产品,年缴保费4900元;为儿子杨某峰购买保险产品,年缴保费1800余元。2018年农历大年初三凌晨,执行干警将回家过年的杨某抓获并拘留,但杨某仍拒不履行判决确定义务。2018年3月,焦作市中站区法院审理认为,尊老爱幼既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法定义务。杨某拒不履行判决义务支付其父母赡养费和医疗费,却每年为妻儿缴纳大额保险费,属于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拒不执行判决罪,依法判处杨某拘役两个月。宣判后,杨某服判,不上诉。自诉人于某某申请执行张某某等人19万元民间借贷纠纷一案,龙亭区法院在一次强制执行行动中,执行干警当场从张某某身上搜出现金2万余元,但张某某仍拒不履行判决确定义务,龙亭区法院遂依法对其司法拘留15日。2018年3月14日,于某某向龙亭区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要求追究张某某刑事责任。案件审理期间,张某某主动履行108000元,余款与自诉人达成和解协议,取得了于某某的谅解;自诉人向法院申请撤回自诉。龙亭区法院裁定准予撤诉。在社会生活中,公民实施了法律所禁止的行为,或者没有实施法律要求做的行为,都是违反法定义务的行为。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启示:图片中的各种行为都是怎样的行为?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这些行为?我国法律对公民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领域中应该履行的各项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对于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