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先写后教:学生看得见变化的写作范式VIP免费

先写后教:学生看得见变化的写作范式_第1页
1/7
先写后教:学生看得见变化的写作范式_第2页
2/7
先写后教:学生看得见变化的写作范式_第3页
3/7
先写后教:学生看得见变化的写作范式儿童写作教学范式可以归整为以下几种:1.先教后写2.边教边写3.边写边教4.先写后教5.不教自写看这几十年的习作教学,三至六年级是大一统的“先教后写”,常态课与名师公开课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常态课教学模式:每一次习作:(1)老师先创设情境指导5—20分钟;(2)学生打草稿;(3)简单修改誊写交给老师;(4)老师批改;(5)作文本拿到教室,简单评讲,结束。名师公开课的模式:(1)指导十多分钟,有的很长很长(我听过一位特级长达50分钟的指导,学生还没有动笔);(2)立即写十来分钟(大多只写片段,不可能写完);(3)找几个同学的片段边读边改边评,(4)简单总结,结束。此次作文后面会怎么写,名师上完课走人了,接下来,这个班的老师肯定继续按照常态课模式重新教。先教后写,这种教学模式不能说一点好处没有,但不得不说,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千篇一律的习作多年广泛出现,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宿构、套作、假话式作文广泛存在,我国中小学生害怕写作不可能与单一的使用这种模式无关。由于我们期末考试、中高考作文批改的简单化,几秒、几十秒就能给一个看似很准的分数,像小学一篇作文几乎不看,就扣0-3,除非非常差的会多扣一点,这样的批改几乎让所有的作文教学改革没有了任何效力。如果你读过《非暴力沟通》这本书,你一定会发现“先教后写”是一种隐形暴力。小学三至六年级,全部使用先教后写,62次习作,在62次隐形暴力之下,学生还会有多少能喜欢写作的?我们老师喜欢用好学生的作品来说事,其实每次习作,学生好的作品也就那么几篇,三五篇好的作品真与老师前面的引导有关?我相信连老师自己都不相信。因为这些学生不是我们老师教出来的,极大可能与其父母有关。而那些长期写不好,很一般的学生,他们如果能大大的提高,那才是我们老师的功劳。这一点,先教后写很难做到。另外,先教后写,是对学生的不相信,不尊重。其实儿童天生会写。这一结论不是我发现的,是美国一个研究团队,用很多年的时间,对入学第一天的一年级学生进行大量的研究发现的。儿童天生会写作,不是天生会阅读。所以,美国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的写作教学就开始大面积地使用先写后教,即无限相信学生会写。儿童天生会写,不是天生能写得非常好,不是天生能把文章写得让自己或更多人满意。老师教写作,就是努力让学生天生会写的那些东西变好,变得让自己或更多人满意。但,先教后写,就是不相信学生会写。所以,老师们都是根据自己所谓的理解教了起来,至于学生已经有了的,老师不知道,当然指导的东西就只能按照书本来了。久而久之,孩子们也就没有了自信,他们原初的那种写作被彻底的隐藏起来。但不得不说,为了儿童的写作素养,为了儿童对写作还能有一点热爱,这个非常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确到了该改变的时候。这一年多的时间,我一直在研究统编教材,研究如何先写后教。我主要有这样的做法:1.先教课文、口语交际之后的习作教学,也就是单单教习作的“先写后教”教学模式:第一课时①相信学生人人能写!用7分钟以内的时间,把习作教材转化成“我”一定能够完成的写作话题,并激活学生快速思考“我要写什么”。我研究了过去十几套及正在使用的统编版所有语文教材的习作,发现所有的内容都可以转化成“我的()”之话题,比如统编三年级上册的八个单元,可分别转化为:我的那位特别学生我会写,我的一天我来记,我的故事我的童话,我的续写比你好,我的缤纷世界我能写,我的周围有美景,我的一个想法与你不一样,我的玩我清楚。实践证明这种转化可一下子点醒学生,一下子把学生带到写作的真实情境之中,快速书写起来。三年级开始写作,他们都十岁了,相信他们、尊重他们,完全可以从第一课时开始。②余下的30多分钟,老师营造一个安静的外部环境,让学生迅速地将心里所想变成草稿。教师尽可能不要巡视,要相信学生能完成草稿。因为巡视会让切断儿童的灵感、让思维中断。放手,给学生自由,学生在桌子写,老师在讲台上写,连音乐都不要放,安静之下,笔走才能如飞。③布置学生课后阅读作文纸反面的内容及相关的整本书。因为“十有作文本”(这是我的研究成果)...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先写后教:学生看得见变化的写作范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