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休自测一(1~3课)(时间:30分钟总分:50分)历史八年级上册•R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鸦片战争前,英国输入中国的物品为呢绒、布匹,严重滞销。而中国向英国输出的茶叶、生丝等,销路旺盛。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下列能揭示这一现象本质的是()A.中国茶、丝等物品质量上乘,为西方所喜欢B.英国商品工业技术含量较高C.中国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很少需要外来商品D.中国不需要呢绒、布匹C2.“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后来英国通过中英《南京条约》达到了该目的。这个“沿海一处”是()A.香港岛B.澎湖列岛C.台湾岛D.辽东半岛3.(巴彦淖尔中考)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窗口。最早的“窗口”不包括()A.上海B.广州C.福州D.深圳AD4.下列关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的理解,正确的是()A.两次战争的主要发动者是英国B.两次战争的起因和性质相同C.两次战争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D.两次战争中国战败,丧师失地B5.法国上尉巴特雷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颂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干得体面而漂亮,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A.发动鸦片战争B.火烧圆明园C.割占中国大片领土D.对华倾销商品6.沙俄通过哪些不平等条约割占我国领土()①中俄《尼布楚条约》②中俄《改订条约》③中俄《瑷珲条约》④中俄《北京条约》⑤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BB7.“它(某场战争)发端于广东一隅而最终进入华北,使上国帝京一时成为夷狄世界,夷夏之大防因之而完全崩溃。”这场战争使()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C.中国近代史的开端D.中国被迫放弃了闭关锁国的政策8.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罪恶行径包括()①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②荷兰侵占台湾③沙俄割占中国大片领土④葡萄牙占据澳门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BB9.在中国近代,在浙江慈溪一带曾流传着这样一首民歌:“洋人好比一只鹰,黄毛高鼻绿眼睛。鹞鹰凶恶怕弓打,洋人怕的红头军。”这里的“红头军”指的是()A.太平军B.湘军C.八国联军D.英法联军10.1852年春,太平军从永安突围北上,先后围困桂林、长沙,攻克武昌。在进军途中牺牲的将领有()①冯云山②韦昌辉③石达开④萧朝贵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④D.②③④AC11.《资政新篇》与《天朝田亩制度》相比,其进步性主要体现在()A.规定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B.倡导用公有制代替私有制C.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D.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C12.太平天国运动中,列强成立了“洋枪队”,与清政府共同镇压太平军。这说明()A.太平军已攻陷北京城B.清军已丧失抵抗能力C.外国势力已侵华D.中外反动势力已勾结D二、非选择题(共26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请君莫畏大炮子,百炮才闻几人死?请君莫畏火箭烧,彻夜才烧二三里。我所畏者鸦片烟,杀人不计亿万千。君知炮打肢体裂,不知吃烟肠胃皆熬煎,君知火烧破产业,不知买烟费尽囊中钱。材料二“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能轻易放过的。”——摘编自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材料三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当时中国投入陆军兵力约10万人,水师约1万人,船只多系木质铁皮,铁炮质差,杀伤力小;英军约2万人,直接参战的陆海军约0.6万至0.7万人,出动战舰20艘,“船坚炮利”,战争以中国惨败和英国胜利而结束。(1)据材料一回答,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哪些危害?(2分)答:摧残中国人民的身体,造成中国人民财产流失。(2)德国近代著名军事学家克劳塞维茨说过: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鸦片战争是由林则徐禁烟引起的吗?为什么?(3分)答:不是。因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户品和掠夺廉价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