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劳保局建立金保工程沟通材料与劳保局计划生育工作指导计划汇编劳保局建立金保工程沟通材料一、建立市级数据中心,实现劳动保障业务集中统一管理,建成标准法律规范的数据中心机房,投入1600多万元。按金保工程数据中心的建设要求,配备了交换机、小型机、磁盘阵列等数据中心设备。硬件设施到位的基础上,对全市劳动保障业务数据进行了整合,并逐步集中到市数据中心。第一步,整合市区社会保险业务数据。将原来市区分设的企业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三个社会保险数据库进行了整合,根据社会保险核心平台二版数据指标法律规范建立了统一的社会保险数据库。第二步,建立全市集中管理的人力资源数据库。对就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了第一次改造,取消县级人力资源数据库,将全市人力资源数据全部集中到市数据中心。根据劳动99三版数据指标法律规范对就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第二次改造,建立起了全市集中统一的人力资源数据库。第三步,整合所辖四个县级市的社会保险数据。和上半年,下大力气将原来四个县级市分设的社会保险业务数据集中到市数据中心,形成了全市集中统一的社会保险数据库。第四步,整合社会保险和人力资源数据。今年下半年,对社会保险和人力资源数据库进行了整合,形成统一的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基本信息库。至此,市全面实现了金保工程“同人、同城、同库”目标。二、推动网络延伸,建成覆盖全市的劳动保障市域网服务向下延伸”要求,根据金保工程“数据向上集中。积极推动劳动保障网络建设,做到劳动保障服务延伸到哪儿,信息网络就架设到哪儿,劳动保障各类资讯就送到哪儿。一是全市各级劳动保障业务第1页共9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经办机构全部与市数据中心实时联网。将市级数据中心建成全市唯一的中心节点,全市所有劳动保障业务经办机构全部通过光纤专线与市数据中心联网,实时交换数据。二是网络向全市街道(乡镇)和社区延伸。为全市所有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所配备3至4台计算机,组成局域网,通过adsl专线与市数据中心联网。乡镇和社区分别配备3台和1台计算机,同样通过adsl专线与市数据中心联网。目前为止,全市27个街道、330个社区和88个乡(镇)劳动保障服务所(站)全部实现了与市数据中心的联网,为劳动保障部门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提供了快速的信息通道。三是向定点职能机构延伸。为了方便参保单位和参保职工履行社会保险缴费义务、享受各种社会保险待遇,积极推动部门间的联网工作。通过专线,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药店全部与市数据中心相连,参保职工持卡在医院就医、药店购药,信息通过网络迅速传到数据中心,进行在线结算,方便职工享受医疗服务。向代发养老金和失业金的金融机构延伸联网,方便了社会保险征缴和支付。四是通过因特网和电信网向老百姓家中延伸。一方面通过劳动保障网站,因特网发布各种劳动保障信息,提供多种劳动保障服务,另一方面,通过“12333电话网络,向群众家中延伸,老百姓只要拿起电话,拨通“12333就能享受到劳动保障服务,使他实实在感觉到劳动保障信息网络已经延伸到家中,劳动保障服务已经送到面前。三、加强应用系统建设,统一劳动保障业务应用软件今年8月,全市应用系统统一以后。将社会保险和人力资源数据库合并形成公共单位和个人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对劳动保障业务流程再次进行了一次梳理,排出就失业管理、合同管理、社会保险、社保稽核、劳动保障监察和仲裁等业务之间相关联的业务点共15个,经过讨论确定了关联方式和内容,目前大部分的业务关联应用软件开发已经完成,实现了业务之间的数据共享和联动。最近我又组织开发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和居民医保系统。第2页共9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社会保险核心平台二版开发了社会保险信息系统,根据金保工程应用软件建设的要求。基于“劳动99三版开发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上延伸开发了劳动行政业务系统,将劳动合同、劳动仲裁、劳动监察、社会保险稽核、培训管理、劳动能力鉴定、行政复议、信访等劳动行政业务纳入了信息化管理。要求各县市劳动保障业务必须使用统一软件,一律不得自行开发。由于历史的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