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到法国访问,在一次欢迎宴会上,外国记者蜂拥而至,接二连三地向他提问。其中一位记者问:“尊敬的冯先生,贵国改革开放,学习西方资产阶级的东西,你们就不担心变成资本主义吗?”不!人吃了猪肉不会变成猪,吃了牛肉不会变成牛。【学习目标】一、理解这篇杂文语言犀利、幽默的特点;学习本文运用比喻进行论证的方法,正确理解各种比喻的含义。二、理解如何正确对待中外文化遗产。并能运用正确的观点解释一些实际问题。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笔名。1898年离家到南京学习,1902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1918年5月发表《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础。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杂文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1881~19361881~1936))【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6月4日,后来作者编入《且介亭杂文》。当时中华民族灾难深重。日本帝国主义占领我国东北三省之后,妄图进一步占领华北地区,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而国民党反动政府顽固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反共政策,对外出卖国家领土,对内实行反革命军事“围剿”和文化“围剿”。一些资产阶级买办文人,甘作“洋奴”,极力鼓吹“全盘西化”,完全否定我国的文化传统,以此对抗革命文化。革命阵营中一些同志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上,存在着种种错误思潮和观念。为了揭露和打击敌人,澄清认识,鲁迅先生写了这篇《拿来主义》,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提出了实行“拿来主义”的主张。杂文是一种文艺性政论文,主要指“五四”以来,以鲁迅为代表的那种精辟、犀利,带有浓烈的文艺色彩的议论文章。关于杂文1、短小、活泼、犀利、隽永。2、既有议论性,又有文艺性。3、题材广泛,形式多样。4、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特点:给下列黄色字体注音孱头()孱弱()蹩进()憋闷()自诩()冠冕()残羹()冷炙()针灸()徘徊()吝啬()脑髓()糟粕()国粹()憔悴()心力交瘁()伊藤博文:朝无相,边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将来怎样?李鸿章: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亦无妨。大宅子文化遗产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继承“大宅子”即继承“文化遗产”。((比喻比喻论证论证))练习一“大宅子”比喻_______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错误态度:态度一:_______表现______________态度二:_______表现______________态度三:_______表现______________练习二:对待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鱼翅”比喻_______态度_______“鸦片”比喻_______态度:_______“烟枪、烟灯”比喻_______态度_______“姨太太”比喻_______态度:_______怕:怕给污染,徘徊不敢进——孱头懦弱无能,不敢面对——逃避主义怒:勃然大怒,放火烧光保清白——昏蛋不分好坏,全盘否定——虚无主义慕:羡慕接受,欣然入室吸鸦片——废物不分好坏,全盘接受——投降主义首先是“占有”,然后是“挑选”。最后是创新。“鱼翅”比喻比喻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态度:使用,吃掉全部吸收“鸦片”比喻有益也有害的一类事物态度:存放,供治病批判地吸收“烟枪、烟灯”比喻有害的可作反面教材的一类事物态度: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姨太太”比喻供剥削阶级欣赏享用的腐朽淫靡的东西态度:走散坚决抛弃夏天的晚上,教室气温很高,屋里闷热,屋外凉风习习但蚊虫颇多,我们要想在教室里学习该怎样做?【学以致用】今天是一个高度开放的时代,全球一体化、信息社会化,中国正走向世界作为一个青年人,在民族复兴的今天,我们该如何取舍?请大家联系现实谈谈今天我们是否需要拿来主义?练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