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标题——点亮阅卷老师的眼睛有人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你所写的文章内容和阅卷老师情感、心理之间的第一个接触点,也是传递文章主题、展示作者才情的重要内容。如果文章拥有一双迷人的“眼睛”,定会让读者对它“一见钟情”。因此,标题拟写的优劣直接影响着一篇作文的得分高低,考生一定要在拟题上多下工夫。尽管近两年高考命题作文有所回温,但是需要考生“自拟标题”的新材料作文仍然占据半壁江山,作文标题的拟写仍是应试作文中很重要的一个亮点。如:2010年全国及各地18套作文试题中除8套命题作文不需要“拟题”,其他都要求“题目自拟”。通过阅卷发现:高考考场作文的标题经常出现以下问题:1.大而空泛。如:“论真理”“谈谈历史”。2.偏离题意。如:“真诚,我无悔的选择”(“幻想”)“真情无价”(“光与影”)。3.照抄话题。如:“我生活的世界”(话题“我生活的世界”)。4.表意不明。如:“我要我自己”“双面谈时尚”。5.观点不当。如:“真理,从谬误中迸出来”“要随心所欲”。6.表达不简洁。“小议中学生打工中的利与弊”。7.存在语病。如:“发挥真理”“杂其经验”(搭配不当)。一、拟题的原则确切、精练、生动、新颖、有意蕴、有文采。确切,指的是符合文章内容,同时也指遣词造句符合规范;精练,指的是标题字数恰当,不宜过长;生动,指的是题目具有可读性,饶有情趣;新颖,指的是有新视角、新思路、新感悟,给人新鲜感;有意蕴,指的是有内在的涵义;有文采,指的是标题有诗意,有文学韵味。二、拟题的要求1.标题范围尽量要小,要从自己确立的角度出发,不要太大太泛,要合理出新。如果标题太大,可以采用副标题的方式加以限制。2.标题不能过长,一般不要超过8个字,标题过长则显得松散。3.标题要含蓄,把思维蕴涵于形象的标题之中,含蓄能起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且能加深阅卷老师对文章内容的印象和体会。4.拟一个好题目,把题目演绎成一个生动的故事,用故事表达一个新颖独特的思想(可以适当想象,但要联系实际生活)。5.拟题时要善于联想。联想,就是由某人某事或某事理推想到与其相关的其他人其他事物或其他事理的思维过程。三、高考考场作文拟题“八招”1.嵌用生动词语入题在标题中嵌入恰切生动的词语,往往能使标题表意准确含蓄,清新隽永。如使用动词,能使标题具有动态美感。如下面几个标题:“风雨铸就铿锵玫瑰”“四季,镌刻心灵的石碑”“尊重,在撼动中屹立”。这几个标题中使用的“铸就”“镌刻”“屹立”等动词就为标题涂抹上了灵动的色彩,极富表现力。如2010年四川卷满分作文题“捻亮点点心灯”。2.巧用修辞手法入题即用修辞格来拟标题,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双关、借代等手法。如:比喻——“我渴望老师的‘阳光’”“家,我们成长的避风港”;借代——“雨中,那把小红伞”“绿色,我的梦”;比拟——“读水千遍真有趣”“天空的诉说”;对偶——“朋友最真,友情最贵”“读智慧之书,做有用之才”;对比——“躺着读书,站着做人”“自尊?自辱?”;双关——“我最需要一剂良药”“圆与缘”;设问——“错?对!”“生活的真谛是什么?”;反问——“牢骚太多真的不好吗?”“成才全靠父母吗?”;顶真——“读书乐乐读书”“活读书书读活”;反语——“我发现了家中的‘贼’”;通感——“我闻到了阳光”“‘成长’有谁听?”“温暖的黑板”;呼告——“朋友,珍重”。如2010新课标卷满分作文题为“成长钙片”。3.选用诗意的物象入题富有诗意的物象,最能引发读者的情思,用之入题,往往能显出标题的含蓄美。如:“彩虹总在风雨后”“月泻树丛中”“风筝不断线”。这几个标题选用了富有画面、色彩和情感的词语入题,别具特色,亮人眼目,引人遐想。如2010全国卷Ⅱ优秀作文题“曲径通幽处”。4.引用诗词名句、典故、历史和文学素材入题诗词名句典雅工丽,词婉意丰,典故、历史、文学素材文化底蕴丰厚,都有极强的表现力,在标题中恰当引用,能收到简洁凝练,以少胜多之效。如:“青山一道同风雨”。这是广西一考生引用王昌龄名句“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中的前一句入题。如2010年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