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歌会沈从文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2)了解作者沈从文及其创作,了解云南少数民族的歌会习俗2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文意(2)品味文中重要语句,感受云南歌会的文化气息。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对生活、对民俗的热爱之情教学重点领略文章优美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领会三种场合唱歌的不同情景,欣赏写法上的差异教学设想本文用两个课时完成。按照“整体感悟——研读探究——拓展延伸”三步教学,注重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引导作用,致力打开学生思路、激活其思维。第二课时力求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资源和网络资源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从而领悟课文的写作手法,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课时划分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渲染氛围葫芦丝演奏《月光下的凤尾竹》,导入本课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1、播放配乐朗读磁带,学生听读、熟悉课文,注意字音2、小黑板展示本文重点字词(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读音迤(yí)西譬(pì)喻糯(nuò)米蹲(dūn)踞忌讳(huì)酬(chóu)和铁箍(gū)熹(xī)微(2)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即物起兴、引经据典、悠游自在、龙吟风哕3、自由朗读,放飞想象学生阅读课文,想象云南歌会纯朴自然、宏大壮观的场面。要求:读音准确,语速适中,语调抑扬,读出感情。4、合作探究,把握旨趣本文是一篇散文,在歌会的标题下,作者描绘了歌会的哪三个场面?山野对歌山路漫歌山寨传歌三个场面是云南歌会的精典表现形式,请分别说出其所描写内容的侧重点。山野对歌:主要描写了青年男女之间的对歌,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重点描写了人物的外貌,神态,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对歌人非常动人的美。山路漫歌:这里主要描写了歌者即兴自由的歌唱,这是发自内心性情的歌唱。这里重点描写了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的环境,天蓝,花艳,鸟鸣,在这秀美的环境长大的女孩子,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山寨传歌:这是一次民族歌会的展览,场面宏大,气势壮观,盛况空前。这里重点描写了歌会的场面,通过描写场面,传达出歌会鲜花般的民众美。4、假如你作为一名游客来到了云南,根据课文的介绍,你喜欢参加哪一种歌会?为什么?(结合语段相关内容回答)三、小结这是一篇富有情趣的散文。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从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我们要反复品读,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四、延伸拓展,沟通课堂内外欣赏云南民歌,领略云南民歌的风采,感受云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五、布置作业课外收集有关云南民歌的音像资料及当地的民歌民俗。板书设计山野对歌——人物美山路漫歌——环境美民族文化美山寨传歌——民俗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