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VIP免费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_第1页
1/4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_第2页
2/4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_第3页
3/4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习作教学《童年趣事》韩晓会涉村镇第一小学2015年5月《童年趣事》教学设计一、设计理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5-6)年级学生作文有这样的明确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这就表明了在小学生习作指导中要有两个注重:一要注重生活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增强体验,感受生活乐趣;二要注重过程,注重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情感的培养。遵循这样的作文教学理念,本次作文教学我紧紧围绕学生熟悉的童年趣事为主题内容,引导学生开拓视野,在阅读范文中感悟习作方法,在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在激情中畅快表达,充分享受习作过程中的乐趣,享受用作文表达情感的乐趣。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童年趣事》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二单元的习作内容,要求“写自己的童年趣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有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虽然已经基本掌握了写事的方法,但课堂作文时也常有学生咬着笔杆发愁,无事可写,无话可说,一副“无米下锅”之样。于是写出来的文章套话连篇,缺少真情实感。所以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写得有趣”,却也不大容易。其原因之一,是作文与学生的生活脱节了。所以本次习作教学我意在构建生活与作文之间的桥梁,让学生描写童年之事,享受童年乐趣,说真话,抒真情,让作文因生活而五彩纷呈。三、学习目标:鉴于以上的分析,我确立了如下的学习目标:1、通过课内及课外阅读,领悟选材及表达的方法。并且在交流中学习写作技巧,迁移运用,把童年有趣的一件事情写的清楚、具体、有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在习作过程中,参与活动,学会分享,体验习作的乐趣;3、培养认真观察、体验生活、积极投入习作的良好写作态度和写作情感;4、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童年时光的珍贵。四、学习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把童年趣事写具体、有趣,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五、教学策略: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方法:1、情景创设法。通过欣赏各种充满童趣的图片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让学生产生表达的冲动。2、分组交流法。把学生分成若干读写小组并让他们把自己的趣事说给同组人听,在激情中畅快表达,充分享受习作过程中的乐趣,享受用作文表达情感的乐趣。3、范文引路,讨论写法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出示课件)让学生谈感受。相机板书:童年2、(出示课件)回顾本单元课文。相机板书:趣事1、学生畅谈对童年的感受。2、汇报对“趣”的理解。3、汇报趣事都可以从哪些方1、情趣是激励学生去行动并达到一定目的的内驱力。学生习作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情感活动,我试图通过多种方式手段点燃学生的情感之火,调激情导入直奔主题3、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件)理解“趣”4、出示作文要求5、根据学生汇报(出示课件)明确趣事都可以从哪些方面写面写。动学生习作的欲望,写出真实可感的习作2、要想打开学生的思路,真正在作文中写出童心、童趣、童情,关键在一个“趣”字。“趣”是各种各样的,如乐趣、傻趣、情趣、意趣等等。只要学生正确理解了“趣”字,也就是打开了生活积蓄的“仓库”,敞开了源泉的闸门,让学生感到有话可说,消除了习作的畏惧感。激起回忆交流趣事1、(出示课件)引发学生对自己童年的回忆2、引导把事说清楚3、组织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趣事交流1、回忆自己童年中的趣事。2、相机板书:真人真事3、小组中交流童年趣事4、汇报趣事1、每个人头脑里都有个活仓库,教师要善于给他们抽个线头,插个路标,启发他们到仓库里找,找自己最熟悉、最有感情的东西。通过欣赏各种充满童趣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模拟的富有真情实感的情境之中,重温往昔的趣事、乐事,在追忆中“朝花夕拾”,产生表达的冲动。2、分享能够使同伴之间的信息和启示、知识和经验得以共享,开拓思路,互为补充;同时在习作过程中不同阶段的交流也是学生之间心灵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不仅提高习作水...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童年趣事》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