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老子》选读知识领域课节重点学习方法“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他认为世间一切均由“道”生出,“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老子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他观察到天地间万事万物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对立面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们有时会向相反的一面转化。老子否认人的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宣扬“涤除玄览”的直观方法,教人们洗心内照。老子向往结绳记事的原始社会,认为在这种社会中人民会“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表现出复古倒退的思想。老子哲学作为中国古代思想的重要遗产,它在哲学、政治、人生诸方面,都曾发生过积极的或消极的重大影响。知识领域课节重点学习方法课序题目学习目标◎有无相生(1)掌握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每段文字的基本内容。(2)鉴赏每段文字包含的道理,了解老子语言凝练畅达的特点。(3)体会老子深刻的思想和他立身处世的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知识领域课节重点学习方法1.反复吟诵课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释文中重要词语的意义,在此基础上初步感知每段文字的内容。2.同学之间互相合作,探究每段文字阐述的道理,概括老子的思想观点。3.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老子的思想对于我们的指导意义。有无相生背景助读知识梳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通常都不太用心、不太慎重,因而放松自己的努力。老子指出,很多事情最终失败,根源就在这里,在将要完成的时候,必须要像开始一样慎之又慎。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犯“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毛病。老子指出,这样做不仅达不到目的,而且会离目标越来越远。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逞强逞大。老子指出,这样最终会落入下风,甚至陷于死地。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喜欢轻率地向别人做出种种许诺。老子指出,轻易向人许诺的人,必定缺少实践诺言的诚信。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的思考常常停留于眼前的现状。老子则指出,凡事都应该有敏锐的预见。1.注字音车毂.gǔ户牖.yǒu自矜.jīn余食赘.行zhuì其脆易泮.pàn起于累.土léi枯槁.gǎo2.解多义(1)形ەۖۖ۔ۖۖۓ长短相形比较,对照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形状,样子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身体鼎足之形成矣形势形容枯槁形象,形体背景助读知识梳理(2)共ەۖۖۖ۔ۖۖۖۓ三十辐,共一毂共有,共用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共同,一道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总共那里去辨甚么真共假和子路共之通“拱”,拱手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环绕背景助读知识梳理3.辨活用(1)为.无为意动用法,以……作为(2)事.无事意动用法,以……做事(3)味.无味意动用法,以……为滋味(4)为大于其细.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细小的地方(5)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大事(6)是以圣人犹难.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难背景助读知识梳理4.明句式(1)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判断句(2)报怨以德介宾短语后置句(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介宾短语后置句5.积名句(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3)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2013年江苏卷)背景助读知识梳理1.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译文:天下都知道什么是美,就知道什么是丑了;都知道什么是善,也就知道什么是恶了。有和无是互相生成的,难和易是互相促成的,长和短是互相比较的,高和下是互相补足的,乐器的音响和人的声音是互相应和的,前和后是互相跟随的,这道理是永恒的。点评:这里集中鲜明地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他列举了日常的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中相对立相对照的矛盾范畴,就是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乐器的声响和人的声音、前和后等的对立统一,阐述了世间万物都具有相互比较、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确认了对立统一是世界上永恒的、普遍的法则。句段点评多维探究文脉图解技法赏鉴2.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