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下册七子之歌的意义《七子之歌》的香港和澳门篇,在诗的字里行间表现了游子对祖国深深的依恋和拳拳的情谊。也表达了广大人民期望统一的心情。闻一多原名亦多,族名家骅,字友三。1899年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五岁入私塾启蒙,十岁到武昌就读于两湖师范附属高等小学,十三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清华大学前身),在清华度过了10年学子生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闻一多激情难奈,手书岳飞《满江红》,贴于学校食堂门前,之后,开始创作新诗,成为“五四”新文艺园地中的拓荒者之一。20世纪20年代,闻一多远涉重洋,到美国留学。从1922年开始,他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柯泉科罗拉、大学和纽约艺术学院学习美术,同时继续用、大量的精力从事新诗创作和文学研究。作者简介: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之际,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了大型记录片《澳门岁月》,其中的那首朴素真挚、深刻感人的主题曲就是《七子之歌·澳门》。“七子”是指当时被帝国主义侵占的香港、澳门、台湾、威海卫、九龙、旅顺、大连等七个地方)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这首感人至深的主题曲吧!▲欣赏《七子之歌》●1842年那个屈辱的8月,清政府官员卑躬屈膝,登上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康华丽”号,在荷枪实弹的英国士兵环视下签署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列强瓜分中国的序幕从此拉开。1860年,中英签署《北京条约》,英国割占九龙半岛南端;1898年,清政府被迫签署《展拓香港界址专条》,“香港的姐妹”九龙半岛其余部分划为“新界”,租给英国99年。1887年,中葡签署《友好通商条约》,在明代中叶以“晾晒货物”为名获准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从此强据了“莲花宝地”澳门。1895年,中日签署《马关条约》,“东海的一串珍珠”宝岛台湾割让日本,与她同时被割让的还有渤海湾畔的“孪生兄弟”旅顺和大连。1898年,中英签署订租威海卫专条,“防海的健将”威海卫租借英国25年。1899年,中法签署广州湾租借专条,“神州后门上的一把铁锁”广州湾被租让给法国。中国从朝鲜半岛撤军并承认朝鲜的“自主独立”;中国不再是朝鲜之宗主国。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造成香港、澳门等地相继沦陷,广大人民被奴役、受欺压,他们迫切希望能够早一天回到祖国的怀抱!▲学习目标•1、学会文中7个字,联系上下文或利用工具书理解“襁褓、凤阙、狞恶、梦寐以求”等词语的意思。•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自读提示•自读诗歌,利用工具书学习生字,查出不能理解的词义。•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自学检测我会读•魂乳凤咽脂膏泣澳寐号啕豹•灵魂险要哭泣号啕口号怀抱襁褓凤阙狞恶掳去脂膏梦寐以求寐:睡着。在睡梦中都不会忘记。妈港:澳门的葡萄牙语发音。襁褓:梦寐不忘:包婴儿的被、毯等。理解词语:阅读《澳门》:学生朗读范读香港、澳门、台湾等地离开祖国,就好像失去母亲多年的子女一样,他们多么渴望回归祖国母亲的怀抱呀!特别是每首诗歌中的那句“母亲,我要回来,母亲!”,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种情感来?•用刚才的方式学习《香港》,体会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在组里进行有感情地合作朗读。说说重点词语的意思:狞恶:凶恶。啖着:吃或给别人吃。脂膏:比喻人民的血汗和劳动果实。号啕:形容大声哭。。香港澳门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富强,人民当家作主,帝国主义列强再也不敢来侵略我们。香港、澳门两地分别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怀抱。这两首诗是不是也得改一改了呢?就请同学们试着改写其中的一首诗歌吧!。七子之歌--澳门你知道MACAU不是我真名姓你一直在惦念着我,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他们掳去的我的肉体,你却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今天,我终于投入你的怀抱!我听见了我听见了,你在叫我“澳门”!母亲!我回来了,母亲!学唱这首歌•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