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塾汤显祖•教学目的:•1.分析剧中三个人物形象杜丽娘、春香、陈最良。•2.理解思想内容。•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在世界的东西方各出现了两位戏剧大师:一位是英国的莎士比亚,另一位就是我们中国的汤显祖。汤显祖于1616年逝世,这恰好和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是同一年去世。由于汤显祖在东方剧坛上的崇高地位,人们都称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汤显祖善诗文词曲,在戏曲方面贡献尤著。《牡丹亭》是他的代表作,《闺塾》又是《牡丹亭》中的精典。•一.介绍作者与作品:•1.汤显祖(1550-1616),字,号,又号、,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市)人。明代戏曲作家。所居名玉茗堂。出身于书香门第,早有才名,12岁时的诗作已显出才华。34岁中进土,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因作著名的《论辅臣科臣疏》,批评神宗朱翊钧即位后的朝政,抨击执政宰相的专横与任用私人,被贬广东徐闻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以不附权贵而被免官,从此隐居家中,专事写作。汤显祖的戏剧主要有“临川四梦”:•这些戏的内容都和梦有关系,也叫“玉茗堂四梦”义仍海若若士清远道人《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传奇与杂剧•明清传奇是以唱南曲为主的长篇戏曲形式,是宋元南戏的进一步发展。它与杂剧主要有以下区别。•(1)杂剧体制的通例是四折一楔子,不标折目;传奇不称“折”而称“出”,并加出目,出数不定,多是四五十出的长篇。传奇没有楔子,第一出是“家门”,又叫“开场”,由副末说明创作意图,介绍剧情概况,它不是剧情的组成部分。开场之后,第二出才是正戏。开场用的是词牌而不是曲牌。•(2)传奇和杂剧一样有唱、白、科,但不像杂剧那样通常由一个角色唱到底,而是各种角色都可以唱,可独唱、对唱、轮唱和合唱;传奇中不称“科”而称“介”;重要人物上场时先唱引子,继以一段定场白,每出戏有下场诗。•(3)杂剧和传奇在音乐上都采取曲牌联套的方式,所不同的是: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一韵到底;传奇每出不限只用一个宫调,可以换韵。杂剧演唱用北曲,传奇多用南曲,并吸收北曲,创造了“南北合套”的方法。例如《哀江南》就就是一套北曲。北曲豪迈雄壮,南曲婉转柔媚,因而传奇与杂剧的音乐风格各异。•(4)传奇的角色与杂剧大同小异,但角色增多,分工更细。杂剧的主角是末、旦,传奇的角色是生、旦。传奇也有末,但不是主角。•总之,传奇与杂剧相比,规模宏大,曲调更丰富,角色分工更细致,形式更自由灵活,因此更便于表现生活。•春香闹学:在这出戏中,春香是如何闹学的?戏中三个角色,春香与陈最良闹得不可开交,似乎是以表现春香为主,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杜丽娘对读书的态度:杜丽娘对讲学的态度:杜丽娘对春香闹的态度:杜丽娘对春香责罚的态度:“学生自会经文偌多”不热心、厌学不理会默许装模作样表面上是闹学,实质上是闹什么?封建礼教人物形象分析:春香:天真、活泼、大胆、泼辣、性格开朗、思想单纯、无视封建礼教、师道尊严,和杜丽娘相比更富反抗性。大家闺秀,名门宦族,从小受到严格管束,知书达理而又向往自由,温顺而又不失个性,稳重而又不失机敏,厌烦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杜丽娘:陈最良:迂腐可笑,古板,恪守封建教义,做事循规蹈矩从闺塾看今天的语文教育,谈谈你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