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考前磨枪训练之文言文翻译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在以闻,权甚嘉之。(3分)〔广东韶关题〕(2)若母不能,直当出别居耳。(2分)(3)先将军有功于国,国家以此报之,卿何得辞焉?(3分)1、文言文翻译答案(8分)(1)所在的州郡把这件事情报告给朝廷,孙权很赞许他。(3分。“所在的州郡”1分,将省略补出1分,“嘉”1分。)(2)假如母亲不能够做到,就应当搬出另外居住。(2分。“若”1分,“直”1分。)(3)你死去的父亲对国家有功劳,国家用这个来报答他,你怎么能推辞呢?(3分。“先”1分,“何得”1分,大意1分。)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1)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2)向后叮,有司请禁南越关市铁器。(3)财物赂遗闽越、西瓯、骆,役属焉。2.答案:(1)(赵佗)乘机(或“于是”)用刑法逐步诛杀(杀死)秦朝任命(或“设置”)的官员,(任)用自己的亲信(或“党羽”)做代理官员。(共3分。“因”1分,“稍”1分,“以其党为假守”大意对1分。)(2)高后(或“吕后”)执政时,有关官员提请禁止南越在边关(或“边境”)买卖铁器(或“进行铁器贸易”)。(共3分。“有司”1分,“关”1分,“市”1分。),(3)使用财物笼络(收买)闽越、西瓯、骆等部落,使他们归属南越,听从役使。(共3分。“财物”1分,“役”1分,“属”1分。)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3分)②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3分)③灾异或见,引躬克责。(2分)3【文言翻译】参考答案(8分)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⑵(他)先后主管过三个郡,和气仁慈多行宽恕,即使在匆忙之时,也从未有语言、神情急躁的表现。⑶有时出现了灾异,则引咎自责。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3分)(2)未有义帝亡,而增独能久存者也(2分)(3)陈平虽智,安能间无疑之主哉?(3分)4.答案(8分)(1)译文:任凭陈平开销,不过问他的开支情况。陈平花了很多金子在楚军里实施反间计之后,(3分)(注意“恣”、“出入”、“纵”的译法)(2)不存在义帝死而范增却能独自长期存在的情况。(2分)(注意句式及“久存”)(3)陈平虽然富有智慧,怎么能对没有怀疑之心的君主用反间计呢?(3分)(注意“智”“间”及句式5.把第三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3分)(2)予友梅圣俞,少以荫补为吏,累举进士,辄抑于有司(3分)(3)予既哭而铭之,因索于其家,得其遗稿千余篇(2分)5、答案(1)这样看来,就不是诗能使人失意潦倒,大约失意潦倒的人然后能写出好诗来。(2)我的朋友梅圣俞,年轻时由于上辈任官,得以荫袭补受下级官职(由于叔父的功绩而做河南主薄),多次参加进士考试,总是被主考官所摒弃。(3)我吊唁他后,给他作了一篇墓志铭,顺带向他的家属要圣俞的诗,得到了他的遗稿一千多篇。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和出自课本的一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子尝宣言欲代我相秦,宁有之乎?②然二子不困厄,恶能激乎!③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6.答案:(1)你曾经扬言要代替我作秦国宰相,难道有件事吗?(3分)(“宣言”、“相秦”、“宁……乎”各1分,句子不通顺、连贯的酌情扣分。)(2)然而,范雎、蔡泽二人如果不被厄境所困,又哪能激励自奋呢!(2分)(“困厄”、“恶”各1分,句子不通顺、连贯的酌情扣分。)(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3分派遣将士把守边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的盗贼进入与意外的变故。(“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用法,偏“入”,“非常”古今异义“意外的变故”。)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①何若而有功?②情见势屈,旷日粮竭。③兵固有先声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