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第二章现代汉语语音第七节普通话的音位系统一、音位概说二、普通话音位系统一音位概说音位和音位变体(一)什么是音位(二)音位归纳的方法(三)音位归纳的原则(四)音位的主要类型(五)音位变体(一)什么是音位音素、音节和音位的定义比较音素,是按语音的物理性质和生理性质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片断。音位,是按语音的社会属性划分出来的。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二)音位归纳的方法归纳音位的方法,通常是把一些音放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来进行替换比较,看它们是否能够区别意义。凡属能够区别意义的音,就分别归纳成不同的音位,否则就是同一个音位了。在一种语言(或方言)里,人们发出的音素是很多的,比方普通话“关上啊!”[kuanA],表示韵腹的三个主要元音是三个不同的音素(前a、后、央A),三者随便互相替换,也不起区别意义的作用,所以这三个音素可以归为一个/a/音位。有些音素的不同(如“大地”[tati]中的[a]和[i],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就要看作不同的音位。(三)音位归纳的标准归纳音位应在同一语音系统中进行。一种语言(或方言)中有细微差别的音是很多的,但是用来书写它的字母却越少越便于使用,用有限的字母(比如二三十个)去代表许多不同的音,就要运用音位理论。一般用一个字母表示一个音位。当然,也有例外情况。例如,汉语拼音方案用u和o两个字母代表韵尾[u]音位;用双字母zh、ch、sh、ng各代表一个音位[t、t‘、、]。音位理论对于创制或改革拼音文字、拼音方案以及语言学习和教学都有重要意义。(三)音位归纳的标准1语音的辨义功能2语音的互补分布3语音的音感差异1语音的辨义功能如果某种语言的语音差异可以造成意义的不同,这样的语音差异就有音位的对立,构成这种差异的语音特征叫作“区别性特征”。例如:“搭”[ta55]和“他”[t‘a55]的声母就存在着音位的对立。可以用“:”表示,标写为/t/:/t‘/。[t]和[t’]的差异在于前者不送气,后者送气,所以送气与否的语音特征就是普通话里的“区别特征”。从“板”[pan214]和“办”[pan51]的差异来看,普通话声调的高低升降也可以造成音位的对立,也是普通话里的“区别特征”。区别特征的说法是从语音的辨义功能着眼的,所以应该肯定,辨义功能是归纳音位的最重要的标准。2语音的互补分布“互补分布”说的是音位变体的分布状况。音位的不同条件变体各有自己的分布条件,绝不出现在相同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分布状况是互相补充的,这就叫作“互补分布”。凡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语音差异一般不能造成音位的对立,因而互补分布也是归纳音位的一项重要的语音标准。2语音的互补分布/a/的音位变体[a、、A、]就是处于互补分布中的。┌──┬──────┬───────────────┐│音位│音位变体│出现条件│├──┼──────┼───────────────┤│/a/│[a]│韵尾[-i、-n]之前││├──────┼───────────────┤││[A]│无韵尾││├──────┼───────────────┤││[]│韵尾[-u、-]之前││├──────┼───────────────┤││[]│韵头[i-、y-]和韵尾[-n]之间│└──┴──────┴───────────────┘3语音的音感差异由于在各种语言里形成互补分布的原因和情况不完全一样,所以有的音虽然处于互补分布中,但是当地人听起来差异过大,这样的音也不宜归纳为同一音位。例如,普通话中的[m]只出现在音节的开头,作声母,[]只出现在音节的末尾,作韵尾。这两个音是处于互补分布状况的。但是,它们在北京人的音感中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仍应分别归纳为/m/://两个音位。因此,音感差异也是归纳音位重要的语音标准。在运用互补分布来归纳音位的时候,还应根据当地人的音感。(四)音位的类型1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和声调音位2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音位的类型“班、板、办”,声母、韵母都相同,只是声调不同,于是意义不同了。可见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