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李鸣生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当兵,当时并不知道西昌将来要发射宇宙飞船和卫星。十多年的青春在打山洞、修公路、拉沙子中度过,但属于李鸣生生命情感的航天梦可能在那时便深入骨髓,只是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而已。直至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同步卫星发射时,李鸣生站在离发射架不远的地方,亲眼看到火箭腾空而起。这辉煌壮美的瞬间,令李鸣生震惊,一下把李鸣生沉寂十多年的心灵之窗打开了,并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类力量和智慧的神奇与伟大。这力量撞击16澳星风险发射着李鸣生的心灵,打通了全身的血脉,李鸣生久久凝视着高大的发射塔和浩瀚深邃的天空浮想联翩,李鸣生决定,要为中国航天写一部书。当年四川《科学文艺》发表的《用生命编写程序的人》,是李鸣生第一部关于航天的报告文学。到北京后,接触并采访了很多航天专家,尔后写了著名的“航天五部曲”,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壮丽历程。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佝.偻()(2)沁.出()(3)悲怆.()(4)气氛.()(5)履.行()(6)尴尬..()(7)淅.淅沥.沥()ɡōuqìnchuàngfēnlǚgāngàxīlì(二)多音字1.因词而异(1)伺伺.机伺.候(2)兴兴.起高兴.(3)乘乘.机千乘.之国2.一言辨异(5)王会.()计来到会.()议室开会.()。(6)发.()射时因一根头发.()而出现了故障。sìcìxīngxìngchénɡshènɡkuàihuìhuìfāfà二、写准字形(1)piān爱fān身piānpiān起舞(2)诚kěn开kěn无yín(3)究jìnɡjìnɡ赛(4)谨shènzhěn密(5)zhèn奋zhèn惊(6)大ɡài慷kǎi(7)chóu眉苦脸一chóu莫展偏翻恳垦翩翩竟竞垠慎缜振震概慨愁筹三、近义辨析(1)颁发颁布例句:盘点集体资产“家底”,并产权证,自《物权法》以来,这在全国还是首次。颁发颁布辨析:“颁发”侧重于授予、发出,对象常是奖品或命令、指示等。“颁布”侧重于公布,对象往往是法令、条例等。(2)必须必需例句:建立社区的超市,要以满足居民的基本需求为主,日常生活品应成为主打产品。必须必需辨析:“必须”,①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②加强命令语气。“必需”动词,表示一定得有,不可缺少的。四、成语释义1.词义理解(1)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着来犯的敌人。(2)无动于衷:心里一点感动也没有;一点也不动心。(3)当务之急:当前急切应办的要事。(4)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5)翻来覆去:形容一次又一次;多次回复。也形容来回翻动身体。(6)不约而同:事先没有约定商量而见解、行动一致。(7)皆大欢喜:大家都很满意,很高兴。2.辨析正误例句:我们的当务之急....是提前做好准备,先下一个通知,让他们不约而同....地来参加会议。辨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约而同”与前面的“先下一个通知”矛盾,应改为“较为整齐”。一、结构图解二、语段精读阅读课文1~6节,回答问题。1.第1节主要交代了什么?在文中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理解开头的作用]提示:叙述中方发射指挥部汇总各方面情况,确定卫星发射日期。重点是讨论的过程,表面的平静中蕴含着情感的波澜。段落末尾点明要向北京汇报,引出下文。2.第3节为什么特别突出了外方人员眼中的火箭形象?[对应考点:理解形象的意义]提示:因为在作者看来,这几乎是中国航天事业形象的代表。3.第4节用较大的篇幅介绍了什么?侧重点在哪方面?结尾点出另一突发事件(下雨)有什么作用?[对应考点:概括内容及作用]提示:(1)这一节以较大篇幅描述问题(浮子)解决的过程。(2)侧重点是问题解决过程中中方技术人员面临的巨大压力。(3)结尾点出另一突发事件(下雨),在叙述中制造了新的紧张。阅读课文7~10节,回答问题。4.文本第7、8节分别交代了什么内容?叙述重点是什么?[对应考点:概括内容及重点]提示:交代内容叙述重点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