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法张辉税收征收管理法课件•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基本原则•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具体规定•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实施与监督•税收征收管理法的案例分析目录CONTENT税收征收管理法概述01定义与特点定义税收征收管理法是调整税收征收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特点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和强制性,是保障国家财政收入、规范税收征收行为和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法律。规范税收征收行为通过税收征收管理法,明确税收征收机关的职责和权限,规范税收征收行为,防止和打击税收违法行为。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通过税收征收管理法,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纳税服务水平,促进税收公平和社会公正。保障国家财政收入通过税收征收管理法,确保税收及时、足额入库,为国家财政提供稳定可靠的收入来源。税收征收管理法的重要性历史沿革我国税收征收管理法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制定,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法律体系。发展趋势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税收制度的改革,税收征收管理法将继续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的税收征管需求。同时,将更加注重纳税服务和信息化建设,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和纳税服务水平。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历史与发展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基本原则02税收法定原则是指税收主体必须且仅依法律的规定征税;纳税主体必须且仅依法律的规定纳税,税收要素和税收程序也必须且仅依法律的规定。具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一是税种法定,这就是说一个税种必定相对应于一税种法律;二是税收要素法定,这也就是说,税收要素必须在法律当中有所确定;三是程序法定,其含义是税务机关征税和纳税人纳税的程序必须由法律予以规定。税收法定原则税收公平原则是政府征税要使各个纳税人承受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它要求税制应该是公平的,这种公平性集中体现在“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这两个方面。横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相同的税款。纵向公平是指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当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款。税收公平原则VS税收效率原则要求政府征税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并最小化其成本。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政效率,也就是征税过程本身的效率,它要求税收行政应该以尽可能少的费用实现预定的目标;二是经济效率,也就是征税应该对市场经济运行产生正效应,尽可能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税收效率原则纳税人权益保护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纳税人的权利包括:请求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进行公正、公开和高效的征税;依法享受税务机关提供优质服务的权利;依法提出行政申诉、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的权利;其他依法应当享有的权利。纳税人权益保护原则税收征收管理法的具体规定03税务登记是纳税人依法向税务机关申报登记的一种法定程序,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法定手续。税务登记的概念税务登记的内容税务登记的程序主要包括纳税人名称、地址、经济性质、经营范围、经营方式、开户银行及账号等。纳税人需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交相关资料,经审核后办理登记手续,领取税务登记证。030201税务登记纳税申报的概念纳税申报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定期或不定期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和有关纳税资料的一种法定行为。纳税申报的内容主要包括应纳税额、抵扣税额、减免税额、预缴税额等。纳税申报的程序纳税人需按照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向当地税务机关提交纳税申报表和有关资料,并缴纳税款。纳税申报税款征收税款征收的概念税款征收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应纳税款进行征收的行为。税款征收的方式主要包括查账征收、核定征收、代扣代缴、委托代征等。税款征收的程序税务机关应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及时、足额征收税款,不得违反规定减征、免征或者缓征。税务检查的概念税务检查是指税务机关依法对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的一种行为。税务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纳税人的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完税凭证等涉税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和规范性。税务检查的程序税务机关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