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班风四步曲颍州区马寨中心校刘彩红摘要:尽管每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班级的学生认真听讲,主动学习,成绩良好,遵守纪律且综合素质高,但理想和现实总是矛盾的,由于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及家庭背景的熏陶都是千差万别的。如何营造良好的班风使同学们都能更好的成长,至关重要。关键词:营造班风潜移默化促膝谈心班风是一个班级的精神面貌,它是通过全体学生的思想、言行、风格、习惯等诸方面表现出来,也是经过长期的教育和严格的训练形成的。我们知道,建设良好的班风,能促进班集体的形成和发展,对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产生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如果说一个班级是一个鲜活的生命,那么,班风就是这个生命的灵魂;如果说一个班级是一个完整的圆,那么班风就是这个圆的圆心;如果一个班级是一支整装待发的队伍,那么班风就是这支队伍勇往直前的一面旗帜。班风代表一个班级的特色,一个班级如果有良好的班风,就会使学生团结一致、互相友爱、正气上升、邪气下降。每个学生的思想和学习都会进步很快;反之,如果班里风气不正,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都会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初中学生,由于他们自制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从众和模仿心理很强,一旦有坏风气便很容易受到“传染”。班主任是班风建设的关键所在。在组织实施教育活动以及与学生交往中,班主任必须以“班级一员”身份出现,行事先律己,让学生愿意与你交“朋友”,乐意与你讲知心话。班主任要勤奋务实,做到腿勤、眼尖、脑活、言宜。班主任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各方面修养,提高育人能力,才能把班级建设成一个朝气蓬勃、团结向上,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荣誉感的优秀集体。魏书生老师在《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中写道: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兄弟姐妹般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长大了,成熟了,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为此,班主任应做到以下几方面:首先,从自身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自己首先必须做到。比如要求学生要遵守纪律,不迟到、不早退,班主任在上课时,决不迟到;在集体性的活动中如星期一的升旗仪式、集会时,也决不和其他教师闲聊;四年级我刚接手这个班时,学生的家长不信任我,认为我管理孩子比较严格,不给学生面子,于是当我在班上批评学生时,有很多孩子都在下面哭,认为这个老师太严格了,有的家长甚至于找到领导要转班。为了稳定学生的情绪,我首先以一种积极向上、不怕困难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然后用我满腔的热情、勤奋的工作态度给1学生树立信心,同时在生活上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在学习上耐心的辅导他们。与家长沟通方面,我及时进行家访,与家长促膝谈心,让他们看到了老师的诚心和耐心还有爱心。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开始信任我了,情绪逐渐稳定下来,各方面的工作顺利展开。我用我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的信任。其次,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李镇西在《教育呼唤民主、科学与个性》中写到: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也包括利用学生集体的健康舆论对集体中某个或某些“后进学生”施予积极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表扬或批评转化为集体舆论的褒贬,让集体的每一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有了进步,是全班的光荣;自己犯了错误,是全班的耻辱。我多次在新学期第一天开始在几个“后进学生”中进行“看谁进步大”的比赛,期中语文考试时,让全班学生以《××进步大》的作文进行投票。由于学生们的作文只能写一位同学,这就使参加“后进学生”的比赛具有了竞争性,而且这种竞争随时是在学生集体的监督之中;由于学生的“选票”是考试作文,他们自然会认真对待,而这种“认真”必须体现为平时对那几个“后进学生”的细心关注。这种教育技巧,我在对历届学生的教育中都运用过,可以说是屡试不爽。其成功的原因,就在于其中蕴含着一条朴素的教育科学规律,如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再如:一打扫完班级卫生后,乱丢卫生工具,放学后窗户没关就走了,大晴天好几个灯全开着却不以为然等等。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主题班会,会上组织学生对小事该不该管进行了辩论,还列举同学身边发生的小事造成的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