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跳远教学设计VIP免费

跳远教学设计_第1页
1/7
跳远教学设计_第2页
2/7
跳远教学设计_第3页
3/7
水平二(三年级)跳远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要求和特点,突出“健康第一,终身锻炼”的指导思想,坚持双边主体的教学理念,即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本课设计,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与学的互动中,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参与的激情,通过急行跳远运动的特点,使学生在小组自主探究、学习中体验锻炼的乐趣。二、教学内容急行跳远。三、教材分析本次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跳远,跳远是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教学内容。是跑与跳的运动中最基本的技术动作。通过学习能够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速度、力量等身体素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四、学情分析本次授课的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三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和意志水平有了较大提高,集体意识逐步加强,相互帮助、合作观念开始萌发,自主活动有所增多,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和约束能力相对薄弱。五、重点与难点重点:助跑后的单跳双落的动作。难点:助跑与踏跳的紧密结合。六、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急行跳远的技术原理,建立其动作概念。2、技能目标:使大部分学生初步掌握急行跳远的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的上下肢力量和全身协调性的身体素质;3、情感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渗透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七、教学与学法教法:1.讨论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增加学生的学习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感悟。2.视频演示法:运用视频播放设备,播放急行跳远技术动作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学习的技术动作,建立起技术的雏形。3.讲解示范法:通过精简的语言讲解,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动作概念,以优美的示范,利于学生模仿正确的动作。4.分解练习与完整练习法:先进行技术的分解练习,再进行完整的练习,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让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技术动作。15.纠正错误法:由于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完成动作练习的情况各不同,通过纠正获得正确的动作,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学法:1.尝试学习法:让学生通过自己对技术动作的理解,尝试地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法:最大地发挥团结协作的精神进行学生。,3.探究学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技术动作。八、教学流程(一)开始部分为2分钟。内容:课堂常规的检查,同时向学生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二)准备部分为8分钟。内容:在课堂常规后组织,通过游戏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的身体慢慢兴奋,达到热身效果。然后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分组进行韵律操练习,使学生充分活动各关节,为后续的活动进行准备。在热身操结束后,进行课课练身体素质的练习。(三)基本部分为25分钟。内容:1.提出思考问题,播放视频,邀请学生回答问题。2.巡回指导学生模仿练习,引导学生发现动作要点。3.观看学生模仿成果展示,给与正面评价。4.示范讲解急行跳远动作要领。5.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合作学习,巡回指导练习,并纠错。6.邀请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引导学生互相评价,作总结性评价。7.讲解游戏规则,开展游戏(四)结束部分为5分钟。师生一起做轻音乐的“拉伸操”,达到放松的目的。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自评,教师做总结性点评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安排课后作业,收回器材,师生再见。九、安全预案1.强调安全第一,出现安全事故及时中断课堂练习,马上处理,认真对待。2.在上课前,注意观察学生身体状况,安排好见习生3.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身体情况变化,如有不适,视情况对此学生特别对待。4.充分让学生热身,防止受伤,如有受伤情况,及时给予最好的处理。十、水平二(三年级)跳远单元教学计划单元1.让学生学会急行跳远的动作,使学生能在快速跑中,学会单跳双落的动作。2目标2.发展学生全身协调性和弹跳力,让学生体验跳远时的腾空动作。3.通过各种游戏,提高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提高观察力和时空感,培养勇敢、自信、团结协助的精神。课次教学目标内容要求重点与难点主要教法与措施第1次课1.让学生初步学习急行跳远的动作;2.学会助跑后的单跳双落动作,发展学生上下肢力量和全身协调性,...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跳远教学设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