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 100﹪的孩子爱上习作 ——小学习作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襄樊市大庆路小学 狄香云 让 100﹪的孩子爱上习作,是我从事多年的作文探讨中对自己的终极要求,我想它也是所有语文老师从开始习作的那一时刻起就必须有的思维。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解决在习作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拿出我们相应的对策,让更多的孩子受益。一、许孩子一个梦想,让孩子明白:我与故事一起出生。在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想写好作文的梦。我曾经设计了一个“小学生作文心理调查问卷”,调查了我们那里城乡近 200 个孩子,我惊奇地发现这 200 个孩子都不约而同地在“你想写好作文吗”的“想”上打了√,但也有近 70%的孩子同时又在“不知如何写好”上打√。你想想,假如你一次写不好,两次写不好,三次写不好,久而久之,你还会喜欢吗?恐怕,是想喜欢,也没有勇气喜欢了。孩子们最初对习作抱有的这份喜欢,只是内心的一种本能意识,严格的来说还不能称之为爱,这需要我们作老师的去唤醒、去激励,把这份本能的喜欢升华成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爱,也只有这样,我们的习作教学才算真正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因此,“爱你在心口难开”,是我们习作教学中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1、 系列训练,引孩子说“我”事。对于“自我”,恐怕没有一个人是不认识的。即便是不很了解,自己做了什么、想了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应该是清楚的。所以,从习作教学的起步开始,就以“我”为中心,以跟“我”有关的故事为习作的题材,孩子们应当是再熟悉不过了。这和习作教学课标中提到的“贴近学生实际”相吻合,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易于动笔,乐于表达”。2、任务驱动,引孩子吐“我”欲。任务驱动下的作文在孩子们看来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写不写或写得好与坏直接意味着能不能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得如何。孩子们在强烈的完成任务的动机中学习作文,同时也尽力通过作文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这样,作文就回归到自己的本原——成了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作文教学的目标从单纯的语言取向转向内容、个性、语言的多元取向;作文教学的途径也从单纯依赖作文课转向结合孩子的阅读、生活、活动经验,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训练孩子的书面表达能力,作文真正成了孩子们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3、 现场游戏,引孩子表“我”心。游戏,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载体,使习作教学呈现出空前的美丽、简单和快乐。我们要将游戏与作文携手同行,以解决目前困扰孩子习作的“心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