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商店 沉重 道谢 输液 尊重 关爱 血管 注视 不禁 紧张 理解 扎针 面对 宽容 鼓励 温暖 zhā扎 zhá zā( 扎针 / 扎实):刺、钻的意思(挣扎)(扎裤脚):捆、束的意思 课文写了几件将心比心的事?是哪几件?经历了这两件事的“我”有什么感受? 感悟课文,品味语言• 你说的正是我想的。如果你亲身经历这两件事,你的心里也会是暖暖的,那事情的哪些地方温暖了你的心呢?(边默读边在这些地方做上记号,同座位之间可以互相讨论讨论。) 有一次她去商店 , 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 的大门 , 等到她跟上来 松开手。沉重一直才从红色的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 这位“阿姨”首先想到的是别人,沉重的大门一旦松手,就会撞到后来的尾随者,于是她一直等后来者跟上才松手,我体会到阿姨对母亲的关心和爱护。 (齐读)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齐读) 有一次她去商店 , 走在她前面的一位阿姨推开沉重的大门 , 一直等到她跟上来才松开手。当奶奶向她道谢的时候,那位阿姨轻轻地说:“我的妈妈和您的年龄差不多,我希望她遇到这种时候,也有人为她开门。”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 (齐读) 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我正要抱怨几句,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只见母亲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2 、在第二件事中,在护士连扎两针不成的情况下,“我”的态度是怎么样的,母亲又是怎样表现得呢?用“—”画出母亲的表现,用“﹏”画出“我”的表现。 不要紧,再来一次。同学们,当年轻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都没有扎进血管时,母亲鼓励她————同学们,当母亲的手被扎得鼓起青包时,母亲仍然鼓励她————同学们,当注视着护士额头上的密密汗珠,母亲分明已经察觉到护士是个新手时,有可能面临第三次失败,母亲仍然鼓励她————如果我就是母亲,我会真说————如果你是母亲你会怎么说———— 如果我们在生活中能将心比心,就会对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对孩子增加一份关爱,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