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丰富文言词汇。2.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3.积累名句,背诵全文。4.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5.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过程与方法:阅读体悟,用各种方式激起学生诵读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切感受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做社会的有用人才。【教学重点】1.背诵全文,力求当堂成诵。2.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2.如何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教学方法】1.朗读法 本文情词恳切,动人肺腑,要引导学生在理解作者思想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句中的语意停顿,读出层次感,读出情意。2.讨论法 关于文句的疏通、文意的理解,应由学生自主解决,生生互动,激发他们探究的热情,培养协作精神。3.探究法 提供有关诸葛亮的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探究,发现问题,查找答案,得出结论。【教学时数】3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设计(一)以背景导入。诸葛亮辅佐刘备,历尽艰难坎坷,经过多年奋战,终于建立了蜀国,自负丞相重任。蜀国建立后两年,即公元 223 年,刘备病逝,后主刘禅继位,时年 16 岁。诸葛亮受遗诏辅佐刘禅,主持蜀国军政大事。公元 227 年,诸葛亮统率蜀国军队北进,驻军汉中(今陕西省南郑县),准备征讨曹魏,夺取中原,复兴汉室。他当时感到刘禅暗昧懦弱,颇有内顾之忧,所以临出发前上书刘禅,恳切劝谏刘禅应继承刘备遗志,砥砺志行,振作精神,听信忠言,任用贤良,黜斥佞人,严明赏罚,尽心国事,以图完成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大业。这就是著名的《出师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千古至文。设计(二)以文体导入。“表”是臣下向君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表文的一大特点是陈述衷情。《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赞扬,是表中的代表作。文天祥盛赞“或为出师表,鬼神泣1壮烈”,陆游评价“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设计(三)以诸葛亮本人导入。诸葛亮不但才华卓著,而且文采烨然,他创作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敬仰,今天让我们一睹其风采。设计(四)以有关诸葛亮的诗作导入。如杜甫《蜀相》、陆游《书愤》等。设计(五)以《隆中对》导入。汉建安十二年(207 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提出伟大的战略构想,之后的历史在相当程度上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