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优化村级干部队伍促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村级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领导力量,在新农村建设中举足轻重,直接影响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因此,优化农村干部队伍,对促进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按照中央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要求,县委、县政府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各种途径探索完善农村基层干部选拔任用、培训提高和激励保障机制,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状况有明显改善。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改革的日益深化,农村工作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下面,我想就此谈一些初浅的看法。一、当前村级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总体来看,目前我县村级干部队伍思想素质较高,作风比较扎实,受到群众拥护。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还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年龄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近些年来,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农村劳动力结构日趋失衡,这种失衡严重影响了村级干部队伍的结构。据统计,全县2406 名村干部中,35 岁以下的只有87 人,仅占 3.6%,35-50 岁的 1556 人,占 64.4%,50 岁以上的 763 人,占到了32%。由此可见,干部年龄偏大现象比较严重。整体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农村实行税费改革后,广大农民群众盼的是致富,要的是服务,求的是保护,特别希望基层干部“为官一任,带富一方”。经过第六次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后,村干部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不可否认,我们村级干部的文化层次还比较低,其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就达1487 人,占到了总数的61.8%,这种知识结构的干部群体必然是靠行政命令的多,靠义气感情办事的多,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低,依法行政的本领弱,带领群众致富的办法少。精神状态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农村工作任务繁、 责任重、压力大、困难多,环境差、条件苦、待遇低,不少干部思想上存在着“政治上没盼头,经济上没搞头,退休后没靠头”的不健康心态,精神萎靡不振,任务消极应对,工作难见起色。后备干部还有待进一步充实。一方面缺少 “造血功能” ,推不出干部。特别是一些经济实力相对薄弱的村,有志有为青年不愿意当村干部,那些想为群众办事的人,或因人缘关系,或因家族房头势力影响,无法通过正常程序进入村领导班子,村级组织选人用人的视野受到限制,导致领导班子青黄不接,后继乏人,“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