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学设计 一、概述本次设计为七年级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所需教学时间为一课时。《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课文以家庭、亲情为主题。本课正是通过一件非常普通的家庭小事散步来体现浓浓亲情的。文章篇幅短小,意蕴却十分丰富,从中可以领悟,怎样处理家庭关系,才能使一家人和和美美。本单元前两课《风筝》《羚羊木雕》展现的是矛盾冲突的一面,情节中事情处理的欠妥当故能引起深刻思考,《散步》展现的是和谐温馨的一面,我们应该善于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和谐温馨的秘诀,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感悟。我的课堂教学正是希望将浅文深教,使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步》真正镌刻在学生的心里二、学情分析课文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比较接近,学生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七年级的学生对文笔优美华丽的文章容易认同、喜欢,对文辞冲淡而意蕴深沉的文章却缺乏深入理解、反复品味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本文的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朴实文字下丰富的意蕴,能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大多数七年级学生在家里学生多被父母浓浓的爱包裹着,认为享受爱是理所当然的,所以只求索取,不懂付出和承担,故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的亲情,感悟其中的“孝”字就更为重要。三、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标,我确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 ②、品味课文清新质朴的语言。③、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深刻含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自读品悟——诱导点拨——合作探究相结合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感知文中蕴含的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培养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二)、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文意,体味三代人互相体谅、互相谦让的朴实纯真的亲情。2、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三)、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最后一句话。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本课贯穿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自己“悟”。 即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有...